秦皮

秦皮
名稱
秦皮
拼音
Qinpi
英文名
Ash Bark
拉丁名
Fraxini Cortex
分類
皮類

秦皮更多資訊

產地
主產東北地區。
性狀
枝皮:呈捲筒狀或槽狀,長10~60cm,厚1.5~3mm。外表面灰白色、灰棕色至黑棕色或相間呈斑狀,平坦或稍粗糙,並有灰白色圓點狀皮孔及細斜皺紋,有的具分枝痕;內表面黃白色或棕色,平滑。質硬而脆,斷面纖維性,黃白色。無臭,味苦。 幹皮:為長條狀塊片,厚3~6mm。外表面灰棕色,有紅棕色圓形或橫長的皮孔及龜裂狀溝紋。質堅硬,斷面纖維性較強。
品質
以條長、外皮薄而光滑者為佳。
性味
苦,寒。
功效
清熱燥濕,清肝明目,收澀止痢,止帶。用於熱毒瀉痢,帶下陰癢,肝熱目赤腫痛,目生翳障。
來源
木犀科植物苦櫪白蠟樹Fraxinus rhynchophylla Hance.、白蠟樹Fraxinus chinensis Roxb.以及尖葉白蠟樹Fraxinus szaboana Lingelsh.或宿柱白蠟樹Fraxinus stylosa Lingelsh.的乾燥枝皮或幹皮。

秦皮組成的中藥方劑

白頭翁湯

白頭翁湯

功用:清熱解毒,涼血止痢。
主治:熱毒血痢。下痢鮮豔膿血,腹痛,裏急後重,肛門灼熱,渴欲飲水,舌紅苔黃,脈滑數。
關於我們廣告條款隱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