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決明

石决明
名稱
石決明
拼音
Shijueming
英文名
Sea-ear Shell
拉丁名
Haliotidis Concha
分類
動物類

石決明更多資訊

產地
主產遼寧、山東等地。
性狀
雜色鮑:呈長卵圓形,內面觀略呈耳形,長7~9cm,寬5~6cm,高約2cm。表面暗紅色,有多數不規則的螺肋和細密生長線,螺旋部小,體螺部大,從螺旋部頂處開始向右排列有20餘個疣狀突起,末端6~9個開孔,孔口與殼面平。內面光滑,具珍珠樣彩色光澤。殼較厚,質堅硬,不易破碎。無臭,味微鹹。 皺紋盤鮑:呈長橢圓形,長8~12cm,寬6~8cm,高2~3cm。表面灰棕色,有多數粗糙而不規則的皺紋,生長線明顯,常有苔蘚類或石灰蟲等附著物,末端4~5個開孔,孔口突出殼面,殼較薄。 羊鮑:近圓形,長4~8cm,寬2.5~6cm,高0.8~2cm。殼頂位於近中部而高於殼面,螺旋部與體螺部各占1/2,從螺旋部邊緣有2行整齊的突起,尤以上部較為明顯,末端4~5個開孔,呈管狀。 澳洲鮑:呈扁平卵圓形,長13~17cm,寬11~14cm,高3.5~6cm。表面磚紅色,螺旋部約為殼面的1/2,螺肋和生長線呈波狀隆起,疣狀突起30餘個,未端7~9個開孔,孔口突出殼面。 耳鮑:狹長,略扭曲,呈耳狀,長5~8cm,寬2.5~3.5cm,高約1cm。表面光滑,具翠綠色、紫色及褐色等多種顏色形成的斑紋,螺旋部小,體螺部大,末端5~7個開孔,孔口與殼平,多為橢圓形,殼薄,質較脆。 白鮑:呈卵圓形,長11~14cm,寬8.5~11cm,高3~6.5cm。表面磚紅色,光滑,殼頂高於殼面,生長線頗為明顯,螺旋部約為殼面的1/3,疣狀突起30餘個,末端9個開孔,孔口與殼平。
品質
以個大整齊、無破碎、殼厚、內面光彩鮮豔者為佳。
性味
鹹,寒。
功效
平肝潛陽,清肝明目。用於頭痛眩暈,目赤翳障,視物昏花,青盲雀目。
炙品
煆石決明:取淨石決明,照明煆法煆至酥脆,便於煎煮入藥。
來源
鮑科動物雜色鮑 (光底海決) Haliotis diversicolor Reeve 、皺紋盤鮑 (毛底海決) 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 、羊鮑 (大海決) Haliotis ovina Gmelin 、澳洲鮑Haliotis ruber (Leach) 、耳鮑Haliotis asinina Linnaeus 或白鮑Haliotis laevigata (Donovan) 的貝殼。夏、秋二季捕捉,去肉,洗淨,乾燥。

石決明組成的中藥方劑

天麻鉤藤飲

天麻鉤藤飲

功用:平肝熄風,清熱活血,補益肝腎。
主治:肝陽偏亢,肝風上擾證。頭痛,眩暈,失眠多夢,或口苦面紅,舌紅苔黃,脈弦或數。
關於我們廣告條款隱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