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

土茯苓
名稱
土茯苓
拼音
Tufulin
英文名
Glabrous Greenbrier Rhizome
拉丁名
Smilacis Glabrae Rhizoma
分類
根及根莖類

土茯苓更多資訊

產地
主產廣東、浙江、湖南、湖北等地。
性狀
乾燥根莖為不規則塊狀,略呈扁圓柱形而彎曲不直,多分枝,有結節狀隆起,長約5~ 15cm,直徑約2~5cm;表面土棕色或棕色,粗糙,常有刀傷切口及側根殘餘部分,上端具莖痕;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粗糙,有粉性,淡棕色;氣微,味甘淡。 切片為長形薄片,大小不等,厚約1~3mm,邊緣不整齊,淡紅棕色或類白色;中間略具維管束點,仔細觀察時可見砂礫樣的光亮。縱切片常見花紋。導管不規則,富粉質,微有彈性,用水潤濕後,手摸之有光滑感。
品質
以外皮淡棕色、質堅實、斷面白色或淡紅棕色、筋脈少、粉性足者為佳。
性味
甘、淡,平。
功效
解毒,除濕,利關節。治梅毒,淋濁,筋骨攣痛,腳氣,疔療瘡,癰腫,瘰鬁,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
注解
“筋脈點”指藥材組織內的纖維束或維管束。在整齊的藥材切面上所表現的點狀痕跡。
來源
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Smilax glabra Roxb.的乾燥根莖。
關於我們廣告條款隱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