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神丸

四神丸方解圖

四神丸
補骨脂補腎助陽,溫脾止瀉君臣相配,可增溫腎暖脾之力,又可澀腸止瀉
肉豆蔻溫中澀腸君臣相配,可增溫腎暖脾之力,又可澀腸止瀉
吳茱萸溫中散寒助溫澀之力
五味子固腎澀腸助溫澀之力
調補脾胃助運化之功
調補脾胃助運化之功

四神丸方劑資訊

名稱
四神丸
拼音

Si Shen Wan

分類

固澀劑

組成
肉豆蔻二兩 (60g) 補骨脂四兩 (102g) 五味子二兩 (60g) 吳茱萸浸,炒,一兩 (30g) 生薑四兩 (120g) 紅棗五十枚
用法
以上6味,除生薑外,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取生薑120g,搗碎,加水適量壓榨取汁,與上述粉末泛丸,乾燥即得。每服9g,每日1-2次,臨睡用淡鹽湯或溫開水送服;亦作湯劑,加薑、棗水煎,臨睡溫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
溫脾暖腎,固腸止瀉。
主治
脾腎陽虛之腎瀉。五更泄瀉,不思飲食,食不消化,或久瀉不愈,腹痛、腰痛肢冷、神疲乏力、舌質淡,苔薄白、脈沉遲無力。
病機
本方證病機為命門火衰,火不暖上,脾失健運所致。腎泄,又稱五更泄。五更正是陰氣極盛,陽氣萌發之際,由於腎陽虛衰,陽氣當至而不至,陰氣極而橫行。命門之火不能上溫脾士,脾失健運而水穀下趨,故為五更泄瀉,久泄之機理也與此相同。脾失健運故不思飲食、食不消化;脾腎陽虛,陰寒凝聚,則腹痛、腰酸肢冷,脾腎陽虛,陽氣不能化精微以養神,則神疲乏力。治宜溫補脾腎,澀腸止瀉。
釋疑
《醫方集解》記載本方服法宜在 “臨睡時淡鹽湯或白開水送下”,頗為有理,正如汪昂所云:“若平旦服之,至夜藥力已盡,不能敵一夜之陰寒故也"。故應囑患者於臨睡時服藥,更為奏效。
運用
1. 辨證要點:本方為治命門火衰,火不暖土所致五更泄瀉或久瀉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五更泄瀉,不思飲食,舌淡苔白,脈沉遲無力為辨證要點。 2. 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慢性結腸炎、腸結核、腸道易激綜合征等屬脾腎虛寒者。
方歌
四神骨脂吳茱萸,肉蔻除油五味具, 大棗生薑同煎合,五更腎泄最相宜。
出處
《內科摘要》

四神丸方劑組成中草藥

關於我們廣告條款隱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