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金丸

左金丸方解圖

左金丸
黃連清肝火,清胃熱,瀉心火
吳茱萸
  • 散肝經鬱火
  • 制黃連之寒
  • 兼和胃降逆
  • 引藥入肝經

左金丸方劑資訊

名稱
左金丸
拼音

Zuo Jin Wan

分類

清熱劑

組成
黃連六兩 (600g) 吳茱萸一兩 (100g)
用法
上藥為末,水丸或蒸餅為丸,白湯下五十丸 (現代用法:口服,一次3~6g,一日2次。亦作湯劑:黃連6g、吳茱萸1g,水煎服)。
功用
清瀉肝火,降逆止嘔。
主治
肝火犯胃證。脅肋灼痛,嘔吐口苦,嘈雜吞酸,舌紅苔黃,脈弦數。
病機
本方證是由肝鬱化火,橫逆犯胃,肝胃不和所致。肝之經脈布於脅肋,肝經火鬱自病則脅肋灼熱脹痛;肝火犯胃則胃失和降,故嘈雜吞酸、嘔吐口苦;舌紅苔黃,脈象弦數乃肝經火鬱之候。本方證肝火為本,胃逆為標,故立法組方應以清瀉肝火為主,兼降逆止嘔。
運用
1. 辨證要點:本方是治療肝火犯胃,肝胃不和證的常用方。臨床以脅肋灼痛、口苦吞酸、舌紅苔黃、脈弦數為辨證要點。 2. 現代運用:本方常用於胃炎、食道炎、胃潰瘍等屬肝火犯胃者。 3. 注意事項:吐酸屬胃虛寒者忌用本方。
附方
1. 戊己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黃連 吳茱萸 白芍 上藥三味,各五兩 (各10g) 為末,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 (6克),濃煎米飲下,空心日三服。(現代用法:亦可作湯劑,水煎服)。功用:疏肝理脾,清熱和胃。主治:肝脾不和證。胃痛吞酸,腹痛泄瀉。
方歌
左金連萸六比一,脅痛吞酸悉能醫, 再加芍藥名戊己,專治泄瀉痛在臍。
出處
《丹溪心法》

左金丸方劑組成中草藥

關於我們廣告條款隱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