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方剂升麻葛根汤

升麻葛根汤

升麻葛根汤方解图

升麻葛根汤
升麻解肌透疹,清热解毒透达疹毒的常用组合
葛根解肌透疹,生津除热透达疹毒的常用组合
赤芍清热凉血、活血发散风寒,除湿止痛,为通治一身风寒湿邪的常用组合
使炙甘草调和药性发散风寒,除湿止痛,为通治一身风寒湿邪的常用组合

升麻葛根汤方剂信息

名称
升麻葛根汤
拼音

Sheng Ma Ge Gen Tang

分类

解表剂

组成
升麻 芍药 炙甘草 各十两 (300g) 葛根十五两 (450g)
用法
煮散剂,每服9g,温服,不拘时候,以病气去,身清凉为度;亦可作汤剂,水煎服, 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
解肌透疹。
主治
麻疹初起。疹发不出,身热头痛,咳嗽,目赤流泪,口渴,舌红,苔薄而干,脉浮数。
病机
麻疹之疾,是由小儿肺胃蕴热,又感时疫之邪所致。初起调护失慎,感受外邪,肌表闭郁,以致疹发不出,或疹出不畅。肺胃本有蕴热,又遇外邪袭表,邪正相争,肺失清肃,故初起可见肺卫症状:如身热头痛、咳嗽、目赤流泪、脉浮数等;热灼津伤,则口渴,舌红苔干。麻疹以外出为顺,内陷为逆。麻疹初起,疹发不出,治当因势利导助其透发;已有蕴热,又宜清热解毒,两相兼顾。
释疑
关于方中芍药的选择:方中芍药,原书未标明是赤芍或是白芍,因宋时芍药尚未分赤白。多数医家注解本方时,虽言芍药,但多按白芍之义分析,如汪昂、王泰林、费伯雄等,亦有言芍药而按赤芍之义分析者,如吴昆等。本方之芍药究竟用赤芍为宜,还是白芍为妥?基于赤芍性味苦寒入血,清热凉血而又活血,可清解血络热毒,有利于透疹解毒;而白芍的酸收,不利于麻疹的透发。我们认为,治麻疹及其他发疹性疾病,以赤芍为宜;治痢疾既可赤、白合用,也可单用白芍或赤芍,用白芍取其缓急止痛之功,用赤芍取其凉血活血之效。
运用
1. 辨证要点:本方为麻疹未发,或发而不透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疹发不出或出而不畅,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 2. 现代运用:本方除用治麻疹外,亦治带状疱疹、单纯性疱疹、水痘、腹泻、急性细菌性痢疾等病属邪郁肌表,肺胃有热者。 3. 注意事项:若麻疹已透,或疹毒内陷而见气急而粗,喘息抬肩,鼻翼煽动者,则当禁用。
附方
竹叶柳蒡汤《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西河柳五钱 (15g) 荆芥穗一钱 (3g) 干葛一钱五分 (4.5g) 蝉蜕一钱 (3g) 薄荷叶一钱 (3g) 鼠粘子炒,研,一钱五分 (4.5g) 知母蜜炙,一钱 (3g) 玄参二钱 (6g) 甘草一钱 (3g) 麦门冬去心,三钱 (9g) 竹叶三十片 (3g) (甚者加石膏五钱 冬米一撮) 水煎服。功用:透疹解表,清热生津。主治:痧疹初起,透发不出。喘嗽,鼻塞流涕,恶寒轻,发热重,烦闷躁乱,咽喉肿痛,唇干口渴,苔薄黄而干,脉浮数。
方歌
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为良。
出处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升麻葛根汤方剂组成中草药

关于我们广告条款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