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苏散

香苏散方解图

香苏散
紫苏叶发表散寒,理气宽中苏叶得香附之助,则调畅气机之功益着;香附借苏叶之升散,则能上行外达以祛邪
香附行气开郁苏叶得香附之助,则调畅气机之功益着;香附借苏叶之升散,则能上行外达以祛邪
陈皮理气燥湿一则协君臣行气滞以畅气机,二则防气郁而津壅
使甘草和中调药

香苏散方剂信息

名称
香苏散
拼音

Xiang Su San

分类

解表剂

组成
香附子 紫苏叶 各四两 (120g) 炙甘草 一两 (30g) 陈皮二两 (60g)
用法
煮散剂,每服9g,热服,不拘时候;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
疏散风寒,理气和中。
主治
外感风寒,气郁不舒证。恶寒身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舌苔薄白,脉浮。
病机
风寒之邪,四时皆有。本方是为外感风寒,受邪轻浅,内兼气滞证而设。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舌苔薄白,脉浮,与一般表证无异;胸脘痞闷,不思饮食,则为气郁不舒之征象。治宜解表理气。因感邪较轻,当 “以轻松流利为佳,不必动辄峻剂也”《医方论》卷1。
运用
1. 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外感风寒而兼气滞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苔薄白,脉浮为辨证要点。 2. 现代运用:本方多用于胃肠型感冒属感受风寒兼气机郁滞者。
附方
1. 香苏葱豉汤《重订通俗伤寒论》制香附一钱半至二钱 (4.5-6g) 新会皮一钱半至二钱 (4.5-6g) 鲜葱白二三枚 (3枚) 紫苏一钱半至三钱 (4.5-9g) 清炙草六分至八分 (2-2.5g) 淡香豉三钱至四钱 (9-12g) 水煎服。功用:发汗解表,调气安胎。主治:妊娠伤寒。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痛,胸脘痞闷,苔薄白,脉浮。
方歌
香苏散内草陈皮,疏散风寒又理气, 外感风寒兼气滞,寒热无汗胸脘痞。
出处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香苏散方剂组成中草药

关于我们广告条款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