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中醫方劑柴葛解肌湯

柴葛解肌湯

柴葛解肌湯方解圖

柴葛解肌湯
葛根外透肌熱,內清鬱熱
柴胡透表退熱,兼顧疏暢氣機,以利邪氣外出
羌活辛散發表,並止諸痛發散太陽之風寒
白芷辛散發表,並止諸痛葛根配白芷、石膏,清透陽明之邪熱
石膏清泄裏熱葛根配白芷、石膏,清透陽明之邪熱
黃芩清泄裏熱柴胡配黃芩,透解少陽之邪熱
桔梗宣暢肺氣以利解表
白芍斂陰養血,防止疏散太過而傷陰
大棗斂陰養血,防止疏散太過而傷陰
生薑發散風寒合羌活以祛風寒
使甘草調和藥性

柴葛解肌湯方劑資訊

名稱
柴葛解肌湯
拼音

Chai Ge Jie Ji Tang

分類

解表劑

組成
柴胡 (6g) 乾葛 (9g) 甘草 (3g) 黃芩 (6g) 羌活 (3g) 白芷 (3g) 芍藥 (6g) 桔梗 (3g) 石膏 (3g)
用法
水煎,生薑三片,大棗二枚同煎,溫服。
功用
解肌清熱。
主治
外感風寒,鬱而化熱證。惡寒漸輕,身熱增盛,無汗頭痛,目疼鼻乾,心煩不眠,咽乾耳聾,眼眶痛,舌苔薄黃,脈浮微洪。
病機
本方所治證候乃太陽風寒未解,鬱而化熱,漸次傳入陽明,波及少陽之三陽合病。太陽風寒未解,故惡寒,無汗頭痛。陽明經脈起於鼻兩側,上行至鼻根部,經眼眶下行;少陽經脈行於耳後,進入耳中,出於耳前,並行至面頰部,到達眶下部。入裏之熱初犯陽明、少陽,故目疼鼻乾,眼眶痛,咽乾耳聾。脈浮而微洪是外有表邪,裏有熱邪之佐證。治宜辛涼解肌,兼清裏熱。
運用
1. 辨證要點:本方是治療太陽風寒未解,入裏化熱,初犯陽明或三陽合病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發熱重,惡寒輕,頭痛,眼眶痛,鼻乾,脈浮微洪為辨證要點。 2. 現代運用:本方常用於感冒、流行性感冒、牙齦炎、急性結膜炎等屬外感風寒,邪鬱化熱者。 3. 注意事項:若太陽表邪未入裏者,不宜用本方,恐其引邪入裏;若裏熱而見陽明腑實證 (大便秘結不通) 者,亦不宜用。
附方
柴葛解肌湯《醫學心悟》柴胡一錢二分 (6g) 葛根一錢五分 (6g) 黃芩一錢五分 (6g) 赤芍一錢 (6g) 甘草五分 (3g) 知母一錢 (5g) 生地二錢 (9g) 丹皮一錢五分 (3g) 貝母一錢 (6g) 水煎服。心煩加淡竹葉十片 (3g) ;譫語加石膏三錢 (12g)。功用:解肌清熱。主治:外感風熱,裏熱亦盛證。不惡寒而口渴,舌苔黃,脈浮散。
方歌
陶氏柴葛解肌湯,邪在三陽熱勢張, 芩芍桔甘羌活芷,石膏大棗與生薑。
出處
《傷寒六書》

柴葛解肌湯方劑組成中草藥

關於我們廣告條款隱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