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散

逍遙散方解圖

逍遙散
柴胡疏肝解鬱合用,補肝體而助肝用
當歸養血和血合用,補肝體而助肝用
白芍養血柔肝,緩急止痛合用,補肝體而助肝用
白朮健脾益氣,實土以禦木侮,使營血生化有源
茯苓健脾益氣,實土以禦木侮,使營血生化有源
薄荷疏達肝氣,兼清鬱熱;配柴、歸、芍以調肝木
燒生薑和胃運脾,伍朮、苓以調脾土
使甘草調和藥性

逍遙散方劑資訊

名稱
逍遙散
拼音

Xiao Yao San

分類

和解劑

組成
甘草微炙赤,半兩 (15g) 當歸去苗,銼,微炒 茯苓去皮,白者 白芍藥 白朮 柴胡去苗,各一兩 (各30g)
用法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 (6g),水一大盞,燒生薑一塊切破,薄荷少許,同煎至七分,去渣熱服,不拘時候 (現代用法:共為散,每服6~9g,煨薑、薄荷少許,共煎湯溫服,日三次。亦可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
疏肝解鬱,養血健脾。
主治
肝鬱血虛脾弱證。兩脅作痛,頭痛目眩,口燥咽乾,神疲食少,或月經不調,乳房脹痛,脈弦而虛者。
病機
肝性喜條達,惡抑鬱,為藏血之臟,體陰而用陽。若情志不暢,肝木不能條達,則肝體失於柔和,以致肝鬱血虛。足厥陰肝經“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肝鬱血虛則兩脅作痛,頭痛目眩;鬱而化火,故口燥咽乾。肝木為病易於傳脾,脾胃虛弱故神疲食少。肝藏血,主疏泄,肝鬱血虛脾弱,在婦女多見月經不調,乳房脹痛。治宜疏肝解鬱,養血健脾之法。
釋疑
關於薄荷的用量:薄荷為多功效中藥,具有疏散風熱、利咽透疹、疏達肝氣等功效,其在複方中功效發揮的方向,除與配伍有關外,尚與劑量密切相關。中、大劑量側重疏散風熱、透疹,小劑量側重在疏肝。本方主治肝鬱血虛脾弱證,用此與柴胡相伍,以疏達肝氣,故臨證運用劑量不宜過大,6g左右為宜。
運用
1. 辨證要點:本方為疏肝養血的代表方,又是婦科調經的常用方。臨床以兩脅作痛,神疲食少,月經不調,脈弦而虛為辨證要點。 2. 現代運用:本方常用於慢性肝炎、肝硬化、膽石症、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胃腸神經官能症、經前期緊張症、乳腺小葉增生、更年期綜合征、盆腔炎、不孕症、子宮肌瘤等屬肝鬱血虛脾弱者。
附方
1. 加味逍遙散《內科摘要》當歸 芍藥 茯苓 白朮炒 柴胡各一錢 (各6g) 牡丹皮 山梔炒 炙甘草,各五分 (各3g) 水煎服。功用:養血健脾,疏肝清熱。主治:肝鬱血虛,內有鬱熱證。潮熱晡熱,煩躁易怒,或自汗盜汗,或頭痛目澀,或頰赤口乾,或月經不調,少腹脹痛,或小便澀痛,舌紅苔薄黃,脈弦虛數。
方歌
逍遙散用當歸芍,柴苓朮草加薑薄, 肝鬱血虛脾氣弱,調和肝脾功效卓。
出處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逍遙散方劑組成中草藥

關於我們廣告條款隱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