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中醫方劑麻子仁丸 (脾約丸)

麻子仁丸 (脾約丸)

麻子仁丸 (脾約丸)方解圖

麻子仁丸 (脾約丸)
麻子仁滋脾陰,潤腸通便攻潤相合
潤腸泄熱的常用組合
大黃泄熱通便攻潤相合
潤腸泄熱的常用組合
白芍養血益陰,助火麻仁滋脾陰
杏仁宣降肺氣,潤腸通便
枳實行氣導滯,以助降泄通便
厚朴行氣導滯,以助降泄通便
佐使蜂蜜生津潤腸,並緩和大黃攻下之力

麻子仁丸 (脾約丸)方劑資訊

名稱
麻子仁丸 (脾約丸)
拼音

Ma Zi Ren Wan (Pi Yue Wan)

分類

瀉下劑

組成
麻子仁二升 (500g) 芍藥半斤 (250g) 枳實半斤 (250g) 大黃一斤 (500g) 厚朴一尺 (250g) 杏仁一升 (250g)
用法
上為末,為蜜丸劑,每次9g,每日1~2次,溫開水送服。亦可水煎服,按原方用量比例酌減,沖蜂蜜服。
功用
潤腸泄熱,行氣通便。
主治
胃腸燥熱,“脾約”便秘證。大便乾結,小便頻數,舌紅,苔微黃少津,脈數。
病機
本方證的病機為胃腸燥熱,脾陰不足,《傷寒論》稱之為 “脾約”。“約” 者,約結、約束之意。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轉輸上下,以灌輸四旁。今腸胃燥熱,脾陰不足,脾土過燥,不能為胃行其津液,約束津液不能四布,但輸膀胱,則小便頻數;腸失潤降,則大便乾結。舌紅苔黃少津,脈數,為胃腸燥熱,津液不足之征。治當潤腸泄熱通便。
釋疑
1. 方中用杏仁宣降肺氣的意義:肺與大腸相表裏,腸腑的通降,有賴於肺氣的宣降。肺氣宣降,則腸腑通降,大便易行,為宣肺降氣通腑之法。
運用
1. 辨證要點:本方為治療胃腸燥熱,脾津不足之 “脾約” 證的常用方,又是潤下法的代表方。臨床應用以大便乾結,小便頻數,舌苔微黃少津為辨證要點。 2. 現代運用:常用於虛人及老人腸燥便秘、習慣性便秘、產後便秘、痔瘡術後便秘等屬胃腸燥熱津虧者。 3. 注意事項:年老體虛、津虧血少、或脾胃虛弱等而無燥熱者,不宜服用,孕婦慎用。
附方
五仁丸《世醫得效方》桃仁 杏仁 麩炒,去皮尖,各一兩 (各30g) 松子仁一錢二分半 (5g) 柏子仁半兩 (15g) 鬱李仁一錢 (3g) 陳皮另研末,四兩 (120g) 將五仁別研為膏,入陳皮末同研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 (9g),食前米飲下。現代用法:五仁研為膏,陳皮為末,煉蜜為丸,每服9g,每日1~2次溫開水送下。功用:潤腸通便。主治:津枯腸燥證。大便艱難,以及年老和產後血虛便秘。舌燥少津,脈細澀。
方歌
麻子仁丸治脾約,枳朴大黃麻杏芍, 土燥津枯便難解,腸潤熱瀉諸症卻。
出處
《傷寒論》

麻子仁丸 (脾約丸)方劑組成中草藥

關於我們廣告條款隱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