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中醫方劑補陽還五湯

補陽還五湯

補陽還五湯方解圖

補陽還五湯
生黃芪重用本藥,補益元氣。意在氣旺則血行,瘀去絡通使氣旺血行
當歸尾活血通絡而不傷血使瘀祛絡通
赤芍協同當歸尾以活血祛瘀使瘀祛絡通
川芎協同當歸尾以活血祛瘀使瘀祛絡通
桃仁協同當歸尾以活血祛瘀使瘀祛絡通
紅花協同當歸尾以活血祛瘀使瘀祛絡通
佐使地龍通經活絡,力專善走,周行全身,配合諸藥以行藥力使瘀祛絡通

補陽還五湯方劑資訊

名稱
補陽還五湯
拼音

Bu Yang Huan Wu Tang

分類

理血劑

組成
黃芪生,四兩 (120g)   當歸尾二錢 (6g)   赤芍一錢半 (5g)   地龍去土一錢 (3g) 川芎一錢 (3g)   紅花一錢 (3g)   桃仁一錢 (3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補氣,活血,通絡。
主治
中風,氣虛血瘀證。半身不遂,口眼渦斜,語言蹇澀,口角流涎,小便頻數或遺尿失禁,舌黯淡,苔白,脈緩無力。
病機
本方證由中風之後,正氣虧虛,氣虛血滯,脈絡瘀阻所致。正氣虧虛,不能行血,以致脈絡瘀阻,筋脈肌肉失去濡養,故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正如《靈樞》刺節真邪第七十五所言:“虛邪偏客於身半,其入深,內居榮衛,榮衛稍衰則真氣去,邪氣獨留,發為偏枯”。氣虛血瘀,舌本失養,故語言蹇澀;氣虛失於固攝,故口角流涎,小便頻數,遺尿失禁;而舌黯淡、苔白、脈緩無力,為氣虛血瘀之象。本證以氣虛為本,血瘀為標,即王清任所謂 “因虛致瘀”。治當補氣為主,活血通絡為輔。
運用
1. 辨證要點:本方乃益氣活血法的代表方,又是治療中風後遺症的常用方。臨床以半身不遂,口眼渦斜,舌黯淡,苔白,脈緩無力為辨證要點。 2. 現代運用:本方常用於腦血管意外後遺症、冠心病、小兒麻痹後遺症,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偏癱、截癱,或單側上肢或下肢痿軟,屬氣虛血瘀者。 3. 注意事項:使用本方需久服才能有效,愈後還應繼續服用,以鞏固療效,防止復發,王氏謂:“服此方愈後,藥不可斷,或隔三五日吃一付,或七八日吃一付”。中風後,半身不遂,屬陰虛陽亢,痰阻血瘀,舌紅苔黃,脈洪大有力者,非本方所宜。
方歌
補陽還五赤芍芎,歸尾通經佐地龍, 四兩黃芪為主藥,血中瘀滯用桃紅。
出處
《醫林改錯》

補陽還五湯方劑組成中草藥

關於我們廣告條款隱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