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中醫方劑橘皮竹茹湯

橘皮竹茹湯

橘皮竹茹湯方解圖

橘皮竹茹湯
橘皮理氣和胃以止呃二者重用以和胃止呃
竹茹清熱和胃以止嘔二者重用以和胃止呃
生薑和胃止嘔與竹茹合用,清中有溫
人參益氣補虛與橘皮合用,行中有補
佐使甘草益氣補虛,調和藥性助人參益氣補中以復中虛
佐使大棗益氣補虛,調和藥性助人參益氣補中以復中虛

橘皮竹茹湯方劑資訊

名稱
橘皮竹茹湯
拼音

Ju Pi Zhu Ru Tang

分類

理氣劑

組成
橘皮二斤 (12g) 竹茹二升 (12g) 大棗三十枚 (5枚) 生薑半斤 (9g) 甘草五兩 (6g) 人參一兩 (3g)
用法
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現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降逆止呃,益氣清熱。
主治
胃虛有熱之呃逆。呃逆或乾嘔,虛煩少氣,口乾,舌紅嫩,脈虛數。
病機
呃逆之證,皆因胃氣不能和降所致,但有寒、熱、虛、實之分。本方證為久病或吐利傷中,胃虛有熱,氣逆不降所致,故見呃逆或乾嘔,虛煩少氣,口乾,舌紅嫩,脈虛數等。針對本方證病機,氣逆宜降,有熱宜清,胃虛宜補,故治以降逆止呃、清熱和胃為主,兼以益氣補中。
運用
1. 辨證要點:本方是治療胃虛有熱嘔逆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呃逆頻作或嘔吐、舌紅嫩、脈虛數為辨證要點。 2. 現代運用:本方常用於妊娠嘔吐、幽門不完全性梗阻、膈肌痙攣及術後呃逆不止等,辨證屬胃虛有熱氣逆者。 3. 注意事項:若因實熱或虛寒所致呃逆、嘔吐,則非本方所宜。
附方
丁香柿蒂湯《症因脈治》丁香 (6g) 柿蒂 (9g) 人參 (3g) 生薑 (6g) (原書未著用量) 用法:水煎服。功用:溫中益氣,降逆止呃。主治:胃氣虛寒。呃逆不已,胸痞脈遲者。
方歌
橘皮竹茹治嘔逆,人參甘草棗薑益, 胃虛有熱失和降,久病之後更相宜。
附注
人參 ( Panax ginseng ) 已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 附錄二中。該物種雖可進行貿易,但須受許可證制度管制。
出處
《金匱要略》

橘皮竹茹湯方劑組成中草藥

關於我們廣告條款隱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