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中醫方劑加減葳蕤湯

加減葳蕤湯

加減葳蕤湯方解圖

加減葳蕤湯
玉竹潤肺養胃,清熱生津滋陰解表的基本結構
薄荷散風熱,利咽喉滋陰解表的基本結構
蔥白解表散邪,增君藥解表之功
淡豆豉解表散邪,增君藥解表之功
白薇清熱
桔梗宣肺止咳
大棗養血
使甘草調和藥性

加減葳蕤湯方劑資訊

名稱
加減葳蕤湯
拼音

Jia Jian Wei Rui Tang

分類

解表劑

組成
生葳蕤 (玉竹) 二至三錢 (9g) 生蔥白二至三枚 (6g) 桔梗一錢至錢半 (4.5g) 東白薇五分至一錢 (3g) 淡豆豉三至四錢 (12g) 蘇薄荷一錢至錢半 (4.5g) 炙甘草五分 (1.5g) 紅棗二枚
用法
水煎,溫服。
功用
滋陰解表。
主治
陰虛外感風熱證。頭痛身熱,微惡風寒,無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心煩,口渴,咽乾,舌紅,脈數。
病機
本方主治陰虛之體外感風熱者。外感風熱,故見頭痛身熱,微惡風寒,無汗或有汗不暢,咳嗽,口渴等症。陰虛之體,感受外邪,易於熱化,且陰虛者亦多生內熱,故除上述邪襲肺衛的見症外,尚有咽乾,心煩,舌赤,脈數之症。治當辛涼解表,滋陰清熱。
運用
1. 辨證要點:本方專為素體陰虛,感受風熱之證而設。臨床應用以身熱微寒,咽乾口燥,舌紅,苔薄白,脈數為辨證要點。本方是滋陰解表之劑,若無陰虛證候則不宜使用,否則表邪留連難去。 2. 現代運用:本方常用於治療老年人及產後感冒、急性扁桃體炎、咽炎等屬陰虛外感者。
附方
蔥白七味飲《外臺秘要》蔥白連根切,一升 (9g) 乾葛切,六合 (9g) 新豉綿裹,一合 (6g) 生薑切,二合 (6g) 生麥門冬去心,六合 (9g) 乾地黃六合 (9g) 勞水八升,以杓揚之一千過。上藥用勞水煎之三分減二,去渣,分三次溫服,相去行八九裏。如覺欲汗,漸漸覆之。功用:養血解表。主治:血虛外感風寒證。病後陰血虧虛,調攝不慎,感受外邪。或失血 (吐血、便血、咳血、衄血) 之後,感冒風寒,頭痛身熱,微寒無汗。
方歌
加減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薑桔梗隨, 草棗薄荷共八味,滋陰發汗功可慰。
出處
《通俗傷寒論》

加減葳蕤湯方劑組成中草藥

關於我們廣告條款隱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