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沖湯

固沖湯方解圖

固沖湯
白朮健脾補氣固沖止血以治本
黃芪益氣固沖固沖止血以治本
山茱萸補益肝腎,兼能固澀固沖止血以治本
白芍補益肝腎且斂陰止血固沖止血以治本
煆龍骨收斂固澀收斂固澀止血以治標
煆牡蠣收斂固澀收斂固澀止血以治標
海螵蛸收斂止血收斂固澀止血以治標
棕邊炭收斂止血收斂固澀止血以治標
五倍子收斂止血收斂固澀止血以治標
茜草化瘀止血使血止而不留瘀

固沖湯方劑資訊

名稱
固沖湯
拼音

Gu Chong Tang

分類

固澀劑

組成
白朮一兩 (30g),炒 生黃芪六錢 (18g) 龍骨八錢 (24g),煆,搗細 牡蠣八錢 (24g),煆,搗細 山茱萸八錢 (24g) 生白芍四錢 (12g) 海螵蛸四錢 (12g) 茜草三錢 (9g) 棕邊炭二錢 (6g) 五倍子五分 (1.5g),軋細,藥汁送服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益氣健脾,固沖攝血。
主治
脾腎虧虛,沖脈不固證。血崩或漏下不止,或月經過多,色淡質稀、頭暈肢冷,心悸氣短,神疲乏力,腰膝酸軟,舌淡,脈微弱。
病機
本方證病機為脾虛不攝,腎虛不固,沖脈滑脫。沖脈乃奇經八脈之一,為 “十二經之海”,又為 “血海”,婦女以血為本,月經以血為用,沖脈乃月經之本,又 “沖脈隸於陽明”,即沖脈受後天脾胃之氣血供養,若脾胃氣虛,化源不足,統攝無權,可致沖脈不固;又沖脈與足少陰腎經並行,得先天腎氣資助,貯存肝臟有餘之血,肝腎不足,亦可致沖脈不固,沖脈不固則症見崩漏或月經過多,失血既多,氣血俱虛,則見經血色淡質稀,心悸氣短,頭暈肢冷,神疲腰酸諸症。舌淡脈弱亦為氣血不足之象。治宜益氣健脾,補益肝腎,固沖攝血。
運用
1. 辨證要點:本方為治療脾腎兩虛,沖脈不固之崩漏或月經過多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出血量多,色淡質稀,腰膝酸軟,舌淡,脈微弱為辨證要點。 2. 現代運用:現代臨床常用本方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產後出血過多等屬於脾腎兩虛,沖脈不固者。 3. 注意事項:血熱妄行崩漏者忌用本方。
方歌
固沖湯中用朮芪,龍牡芍萸茜草施, 倍子海蛸棕櫚炭,崩中漏下總能醫。
出處
《醫學衷中參西錄》

固沖湯方劑組成中草藥

關於我們廣告條款隱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