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

茵陈
名称
茵陈
拼音
Yinchen
英文名
Capillary Wormwood Herb
拉丁名
Artemisiae Scopariae Herba
分类
全草类

茵陈更多信息

产地
主产安徽、陕西、山西等地。
性状
绵茵陈:多卷曲成团状,灰白色或灰绿色,全体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绒。茎细小,长1.5~2.5cm,直径0.1~0.2cm,除去表面白色茸毛后可见明显纵纹;质脆,易折断。叶具柄;展平后叶片呈一至三回羽状分裂,叶片长1~3cm,宽约1cm;小裂片卵形或稍呈倒披针形、条形,先端尖锐。气清香,味微苦。 茵陈蒿:茎呈圆柱形,多分枝,长30~100cm,直径2~8mm;表面淡紫色或紫色,有纵条纹,被短柔毛;体轻,质脆,断面类白色。叶密集,或多脱落;下部叶二至三回羽状深裂,裂片条形或细条形,两面密被白色柔毛;茎生叶一至二回羽状全裂,基部抱茎,裂片细丝状;头状花序卵形,多数集成圆锥状,长1.2~1.5mm,直径1~1.2mm,有短梗;总苞片3~4层,卵形,苞片3裂;外层雌花6~10个,可多达15个,内层两性花2~10个。瘦果长圆形,黄棕色。气芳香,味微苦。
品质
以质嫩、绵软、色灰白、香气浓者为佳。
性味
苦、辛,微寒。
功效
清热利湿;退黄。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来源
菊科植物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或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 et Kit.的干燥地上部分。春季采收的吸光成为“绵茵陈”。秋季采割的则称为“茵陈蒿”。

茵陈组成的中药方剂

镇肝熄风汤

镇肝熄风汤

功用: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主治:类中风。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部热痛,面色如醉,心中烦热;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口眼渐形歪斜;甚或眩晕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元,脉弦长有力。
当归拈痛汤

当归拈痛汤

功用:利湿清热,疏风止痛。
主治:湿热相搏,外受风邪证。遍身肢节烦痛,或肩背沉重,或脚气肿痛,脚膝生疮,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数。
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

功用: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湿热黄疸。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无汗或但头汗出,口渴欲饮,恶心呕吐,腹微满,小便短赤,大便不爽或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沉数或滑数有力。
关于我们广告条款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