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方剂镇肝熄风汤

镇肝熄风汤

镇肝熄风汤方解图

镇肝熄风汤
怀牛膝引血下行,并补益肝肾降气引血下行的常用组合
代赭石镇肝降逆降气引血下行的常用组合
龙骨平肝潜阳,合代赭石镇肝熄风滋阴以涵阳,平肝以熄风
滋阴潜阳的常用组合
牡蛎平肝潜阳,合代赭石镇肝熄风滋阴以涵阳,平肝以熄风
滋阴潜阳的常用组合
龟板滋肾养肝,育阴潜阳滋阴以涵阳,平肝以熄风
滋阴潜阳的常用组合
白芍滋肾养肝,育阴潜阳滋阴以涵阳,平肝以熄风
滋阴潜阳的常用组合
玄参滋阴清热,肃肺以平肝合龟板、白芍壮水涵木,滋阴柔肝
天冬滋阴清热,肃肺以平肝合龟板、白芍壮水涵木,滋阴柔肝
茵陈清泄肝热,疏肝理气镇疏结合,不使肝气抑郁
川楝子清泄肝热,疏肝理气镇疏结合,不使肝气抑郁
生麦芽清泄肝热,疏肝理气镇疏结合,不使肝气抑郁
使甘草调和诸药,合麦芽能和胃调中,以防金石、贝壳类药物碍胃

镇肝熄风汤方剂信息

名称
镇肝熄风汤
拼音

Zhen Gan Xi Feng Tang

分类

治风剂

组成
怀牛膝一两 (30g) 生赭石一两 (30g) 生龙骨五钱 (15g) 生牡蛎五钱 (15g) 生龟板五钱 (15g) 生杭芍五钱 (15g) 玄参五钱 (15g) 天冬五钱 (15g) 川楝子二钱 (6g) 生麦芽二钱 (6g) 茵陈二钱 (6g) 甘草一钱半 (4.5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主治
类中风。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部热痛,面色如醉,心中烦热;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口眼渐形歪斜;甚或眩晕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元,脉弦长有力。
病机
本方所治之类中风,是由肝肾阴虚,肝阳偏亢,肝风内动,气血逆乱,并走于上所致。肝肾阴虚,肝阳偏亢,阳亢化风,风阳上扰,故见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血随风阳上逆,气血并走于上,则脑部热痛,面红如醉;甚或气血逆乱,发为中风,轻者中经络,见肢体渐觉不利,口眼渐形歪斜;重者中脏腑,猝然眩晕颠仆,不知人事。脉弦长有力,为肝阳有余之征。本证以肝肾阴虚为本,肝阳上亢,气血逆乱为标,但以标实为主。治以镇肝熄风,引血下行为主,佐以滋养肝肾之法。
释疑
肝阳上亢,风阳上扰之证,为何配伍疏肝理气之品?
运用
1. 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类中风之常用方。临床应用,无论是中风之前,还是中风之时,抑或中风之后,皆可运用。以头目眩晕,脑部热痛,面色如醉,脉弦长有力为辨证要点。 2. 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高血压、脑血栓形成、脑出血、血管神经性头痛等属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者。 3. 注意事项:气虚血瘀之中风,不宜用。
附方
建瓴汤《医学衷中参西录》生淮山药 一两 (30g) 怀牛膝 一两 (30g) 生赭石 八钱 (24g),轧细 生龙骨 六钱 (18g),捣细 生牡蛎 六钱 (18g),捣细 生怀地黄 六钱 (18g) 生杭芍四钱 (12g) 柏子仁 四钱 (12g) 磨取铁锈浓水,以之煎药。功用:镇肝熄风,滋阴安神。主治: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证。头目眩晕,耳鸣目胀,健忘,烦躁不宁,失眠多梦,脉弦硬而长。
方歌
镇肝熄风芍天冬,玄参龟板赭茵从, 龙牡麦芽膝草楝,肝阳上亢能奏功。
附注
乌龟 ( Chinemys reevesii / Mauremys reevesii ) 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被列为濒危物种。另外,它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 附录三中。该物种受区域性贸易管制,贸易时须有准许证或来源地证明书。
出处
《医学衷中参西录》

镇肝熄风汤方剂组成中草药

关于我们广告条款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