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膈散

凉膈散方解图

凉膈散
连翘轻清透散,清心泻火,透散上焦之热
黄芩清胸膈郁热
山栀通泻三焦,引火下行
大黄泻火通便,以泻代清
芒硝泻火通便,以泻代清
薄荷清利头目,利咽喉
竹叶清心利尿
使炙甘草缓和硝黄峻泻之力,生津润燥,调和诸药
使白蜜缓和硝黄峻泻之力,生津润燥,调和诸药

凉膈散方剂信息

名称
凉膈散
拼音

Liang Ge San

分类

清热剂

组成
川大黄 朴硝 炙甘草,各二十两 (各600g) 山栀子仁 薄荷去梗 黄芩各十两 (各300g) 连翘二斤半 (1250g)
用法
上药共为粗末,每服6~12g,加竹叶3g,蜜少许,水煎服。亦可作汤剂,方中各药饮片用量酌减,水煎服。
功用
泻火通便,清上泄下。
主治
上、中二焦邪郁生热证。胸膈烦热、面赤唇焦、烦躁口渴,口舌生疮、睡卧不宁、谵语狂妄,或咽痛吐衄、便秘溲赤,或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脉滑数。
病机
本方证由脏腑积热,聚于胸膈所致,以上、中二焦见证为主。热灼胸膈,故胸膈烦热如焚;热伤津液,则口渴、咽燥、唇焦;火性上炎,则面红目赤、口舌生疮、咽痛吐衄;热扰心神,则见烦躁不安,睡卧不宁,甚则谵语狂妄;燥热内结,故有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滑数均为里热炽盛之象。本方证病机特点为脏腑积热,聚于胸膈,犯及心胃,化火上冲。
运用
1. 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脏腑积热,聚于胸膈的常用方。临床以胸膈烦热、面赤唇焦、烦躁口渴、舌红苔黄、脉数或滑为辨证要点。 2. 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咽炎、口腔炎、急性扁桃体炎、胆道感染、胆石症、急性黄疸型肝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辨证属上、中二焦火热者。 3. 注意事项:服用本方得利下,应当停服,以免损伤脾胃;孕妇及体虚者,本方应慎用。
方歌
凉膈硝黄栀子翘,黄芩甘草薄荷饶, 再加竹叶调蜂蜜,上中郁热服之消。
出处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凉膈散方剂组成中草药

关于我们广告条款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