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方剂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方解图

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解表宣肺助阳解表的常用组合
附子温肾助阳助阳解表的常用组合
细辛既能祛风散寒,助麻黄解表,又可温里,协附子温阳

麻黄细辛附子汤方剂信息

名称
麻黄细辛附子汤
拼音

Ma Huang Fu Zi Xi Xin Tang

分类

解表剂

组成
麻黄二两 (6g) 附子炮 一枚 破八片 (9g) 细辛二两 (3g)
用法
水煎,温服。
功用
助阳解表。
主治
1. 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证。发热,恶寒甚剧,虽厚衣重被,其寒不解,神疲欲寐,脉沉微。
病机
本方是为素体阳虚,复感风寒的证候而设。发热,并见恶寒甚剧,虽厚衣重被,其寒不解,是外受风寒,邪正相争所致;脉沉无力,兼见神疲欲寐,素体阳虚之候。治当助阳与解表并行。
释疑
1. 关于麻黄与附子配伍:外感表证,治应汗解,但因阳虚不能鼓邪外出,且虑已虚之阳随汗而泄,恐有亡阳之变,必须助阳与解表结合运用,方能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碍邪。方中麻黄行表以开泄皮毛,逐邪于外;附子在里以振奋阳气,鼓邪于外,二药配合,相辅相成。麻黄为发汗之峻品,凡阳虚之人用之则易损气耗阳,附子不仅能助阳鼓邪外出,且可固护阳气,相伍则无过汗亡阳之虞,故为助阳解表的常用组合。
运用
1. 辨证要点:本方既是主治少阴阳虚,外感风寒的代表方、基础方,又是治疗大寒客犯肺肾所致咽痛声哑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恶寒甚,发热轻,神疲欲寐,脉沉为辨证要点。 2. 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病窦综合征、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鼻炎、暴盲、暴喑、喉痹、皮肤瘙痒等属阳虚外感者。 3. 注意事项:若少阴阳虚而见下利清谷,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等症,则应遵仲景 “先温其里,乃攻其表” 的原则,否则误发其汗,必致亡阳危候,不可不慎。
附方
1. 麻黄附子甘草汤《伤寒论》麻黄去节,二两 (6g) 炙甘草,二两 (6g) 附子炮,去皮,一枚,破八片 (9g)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功用:助阳解表。主治:少阴阳虚,外感风寒。恶寒身疼,无汗,微发热,脉沉微者,或水病身面浮肿,气短,小便不利,脉沉而小。
方歌
麻黄附子细辛汤,助阳解表法优良, 少阴脉沉反发热,邪寒外解不伤阳。
出处
《伤寒论》

麻黄细辛附子汤方剂组成中草药

关于我们广告条款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