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药材
中医方剂
简体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繁體中文
首页
中医药材
附子
附子
名称
附子
拼音
Fuzi
英文名
Prepared Common Monkshood Daughter Root
拉丁名
Aconiti Lateralis Radix Praeparata
分类
根及根茎类
附子更多信息
产地
主产陕西、四川等地。
性状
盐附子:呈圆锥形,长4~7cm,直径3~5cm。表面灰黑色,被盐霜,顶端有凹陷的芽痕,周围有瘤状突起的支根或支根痕。体重,横切面灰褐色,可见充满盐霜的小空隙及多角形形成层环纹,环纹内侧导管束排列不整齐。气微,味咸而麻,剌舌。 黑顺片:为纵切片,上宽下窄,长1.7~5cm,宽0.9~3cm,厚0.2~0.5cm。外皮黑褐色,切面暗黄色,油润具光泽,半透明状,并有纵向导管束。质硬而脆,断面角质样。气微,味淡。 白附片:为纵切片,无外皮,黄白色,半透明,厚约0.3cm 。 炮附片:形如白附片,色泽加深,质酥脆,略鼓起。 淡附片:为纵切薄片,表面灰白色,质硬脆。气微、味淡,无麻舌感。
品质
盐附子以个大、坚实、灰黑色、表面起盐霜者为佳。黑顺片以偏大、薄厚均匀、质硬而脆、表面油润光泽者为佳。白附片以片大、色白、半透明者为佳。
性味
甘、辛,大热,有毒。
功效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用于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泻厥逆,肢冷脉微,心腹冷痛,冷痢,脚气水肿,风寒湿痹,阳痿,宫冷,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阴疽疮疡以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注解
“钉角”:指附子周围的瘤状突起支根。
来源
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
附子组成的中药方剂
实脾散
功用: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主治:脾肾阳虚,水气内停之阴水。身半以下肿甚,手足不温,口中不渴,胸腹胀满,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沉弦而迟者。
查看详情
祛湿剂
温脾汤
功用:攻下冷积,温补脾阳。
主治:阳虚寒积证。腹痛便秘,脐下绞结,绕脐不止,手足不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
查看详情
泻下剂
黄土汤
功用: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主治:脾阳不足,脾不统血证。大便下血,先便后血,以及吐血、衄血、妇人崩漏,血色暗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查看详情
理血剂
肾气丸
功用:补肾助阳。
主治:肾阳不足证。腰痛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尤甚,阳痿早泄,舌淡而胖,脉虚弱,尺部沉细,以及痰饮,水肿,消渴,脚气,转胞等。
查看详情
补益剂
麻黄细辛附子汤
功用:助阳解表。
主治:1. 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证。发热,恶寒甚剧,虽厚衣重被,其寒不解,神疲欲寐,脉沉微。
查看详情
解表剂
真武汤
功用:温阳利水。
主治:阳虚水泛证。畏寒肢厥,小便不利,心下悸动不宁,头目眩晕,身体筋肉瞤动,站立不稳,四肢沉重疼痛,浮肿,腰以下为甚;或腹痛,泄泻;或咳喘呕逆。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细。
查看详情
祛湿剂
乌梅丸
功用:安蛔止痛。
主治:蛔厥证。脘腹阵痛,烦闷呕吐,时发时止,得食则吐,甚则吐蛔,手足厥冷,或久泻久痢。
查看详情
驱虫剂
地黄饮子
功用: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
主治:下元虚衰,痰浊上泛之喑痱证。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用,口干不欲饮,足冷面赤,脉沉细弱。
查看详情
补益剂
回阳救急汤
功用:回阳固脱,益气生脉。
主治:寒邪直中三阴,真阳衰微证。四肢厥冷,神衰欲寐,恶寒踡卧,吐泻腹痛,口不渴,甚则身寒战栗,或指甲口唇青紫,或吐涎沫,舌淡苔白,脉沉微,甚或无脉。
查看详情
温里剂
四逆汤
功用:回阳救逆。
主治:心肾阳虚寒厥证。四肢厥逆,恶寒踡卧,神衰欲寐,面色苍白,腹痛下利,呕吐不渴,舌苔白滑,脉微细。
查看详情
温里剂
右归丸
功用:温补肾阳,填精益髓。
主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证。年老或久病气衰神疲,畏寒肢冷,腰膝软弱,阳痿遗精,或阳衰无子,或饮食减少,大便不实,或小便自遗,舌淡苔白,脉沉而迟。
查看详情
补益剂
大黄附子汤
功用: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主治:寒积里实证。腹痛便秘,胁下偏痛,发热,手足厥冷,舌苔白腻,脉弦紧。
查看详情
泻下剂
关于我们
广告条款
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