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归丸

右归丸方解图

右归丸
附子补火助阳培补肾中元阳,温里祛寒
肉桂温通阳气培补肾中元阳,温里祛寒
鹿角胶补肾填精培补肾中元阳,温里祛寒
熟地黄滋阴补肾补阳药中配伍补阴药,“阴中求阳”
山茱萸养肝滋肾,涩精敛汗补阳药中配伍补阴药,“阴中求阳”
山药补脾益阴,滋肾固精补阳药中配伍补阴药,“阴中求阳”
枸杞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阳药中配伍补阴药,“阴中求阳”
菟丝子补肾阳、益肾精补肝肾,强腰膝,益精血
杜仲补肝肾、强筋骨补肝肾,强腰膝,益精血
当归养血和血补肝肾,强腰膝,益精血

右归丸方剂信息

名称
右归丸
拼音

You Gui Wan

分类

补益剂

组成
熟地黄八两 (240g) 山药炒,四两 (120g) 山茱萸微炒,三两 (90g) 枸杞子微炒,三两 (90g) 菟丝子制,四两 (120g) 鹿角胶炒珠,四两 (120g) 杜仲姜汁炒,四两 (120g) 肉桂二两 (60g) 当归三两 (90g) 制附子二两,渐可加至五六两 (60~180g)
用法
上先将熟地蒸烂杵膏,加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余丸 (6~9g),食前用滚汤或淡盐汤送下;或丸如弹子大,每嚼服二三丸 (6~9g),以滚白汤送下 (现代用法: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
温补肾阳,填精益髓。
主治
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证。年老或久病气衰神疲,畏寒肢冷,腰膝软弱,阳痿遗精,或阳衰无子,或饮食减少,大便不实,或小便自遗,舌淡苔白,脉沉而迟。
病机
本方所治之证,病机为肾阳虚弱,命门火衰。肾为水火之脏,内寄命门之火,为元阳之根本。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失于温煦,甚则火不生土,影响脾胃纳运,故见气衰神疲,畏寒肢冷,腰膝软弱,或饮食减少,大便不实;肾主天癸而藏精,肾阳虚则天癸衰少、封藏失职、精关不固、宗筋失养,故见阳痿、遗精、不育或小便自遗。治宜“益火之源,以培右肾之元阳”《景岳全书》)。
运用
1. 辨证要点:本方为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的常用方。以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腰膝痠软,脉沉迟为辨证要点。 2. 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肾病综合征、老年骨质疏松症、精少不育症,以及贫血、白细胞减少症等属肾阳不足者。 3. 注意事项:由于本方纯补无泻,故对肾虚兼有湿浊者,不宜使用。
附方
右归饮《景岳全书》熟地二三钱或加至一二两 (9~30g) 山药炒,二钱 (6g) 枸杞子二钱 (6g) 山茱萸一钱 (3g) 炙甘草,一二钱 (3g) 肉桂一二钱 (3~6g) 杜仲姜制,二钱 (9g) 制附子一二三钱 (6~9g) 上以水二盅,煎至七分,食远温服。功用:温补肾阳,填精补血。主治:肾阳不足证。气怯神疲,腹痛腰痠,手足不温,及阳痿遗精,大便溏薄,小便频多,舌淡苔薄,脉来虚细者,或阴盛格阳,真寒假热之证。
方歌
右归丸中地附桂,山药茱萸菟丝归, 杜仲鹿胶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
出处
《景岳全书》

右归丸方剂组成中草药

关于我们广告条款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