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赤散

导赤散方解图

导赤散
生地凉血滋阴以制心火滋阴制火而不恋邪
利水通淋而不伤阴
木通清心利水导热下行滋阴制火而不恋邪
利水通淋而不伤阴
竹叶清心除烦,利水导热
佐使甘草止淋痛,清热解毒,防木通、生地之寒凉伤胃,调和诸药

导赤散方剂信息

名称
导赤散
拼音

Dao Chi San

分类

清热剂

组成
生地黄 木通 甘草梢各等分 (各6g)
用法
上药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竹叶同煎至五分,食后温服 (现代用法:加竹叶3g,水煎服)。
功用
清心利水养阴。
主治
心经火热证。心胸烦热,口舌生疮,口渴面赤,意欲饮冷,或小便赤涩或刺痛,舌红,脉数。
病机
本方主治心经热盛或心热下移小肠之证。心火循经上炎,故见心胸烦热、面赤、口舌生疮;火热内灼,阴液被耗,故见口渴、意欲饮冷;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移热于小肠,泌别失职,乃见小便赤涩刺痛;舌红、脉数,均为内热之象。本方证病机,钱氏只言及“心热”,或“心气热”,未言及虚实,《医宗金鉴》以“水虚火不实”五字括之,即水虚不甚,火实亦不显之意。钱乙根据小儿稚阴稚阳,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病变快速的特点,指出治实证当防其虚,治虚证当防其实的用药原则;并针对心火上炎易伤肾水的病机特点,提出清心与养阴兼顾,利水以导热下行的制方思路。
运用
1. 辨证要点:本方是体现清热利水养阴治法的代表方,用治心经火热证的常用方。临床以心胸烦热、口舌生疮,或小便赤涩,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 2. 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口腔炎、鹅口疮、小儿夜啼等属心经热盛者;急性泌尿系感染属心热移于小肠者。 3. 注意事项:方中川木通苦寒,生地阴柔寒凉,故脾胃虚弱者慎用。
附方
清心莲子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黄芩 麦冬去心 地骨皮 车前子 炙甘草,各半两 (各15g) 石莲肉去心 白茯苓 黄芪蜜炙 人参各七钱半 (各22.5g) 锉散,每服三钱 (10g) 水一盏半,煎取八分,去滓,水中沉冷,空心食前服。功用:清心火,益气阴,止淋浊。主治:心火偏旺,气阴两虚,湿热下注证。症见遗精淋浊,血崩带下,遇劳则发;或肾阴不足,口舌干燥,烦躁发热等。
方歌
导赤木通生地黄,草稍兼加竹叶尝, 清心利水又养阴,心经火热移小肠。
出处
《小儿药证直诀》

导赤散方剂组成中草药

关于我们广告条款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