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方剂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方解图

小柴胡汤
柴胡透少阳半表之邪,疏少阳气机之郁和解少阳的基本结构
黄芩清解少阳半里之热和解少阳的基本结构
半夏和胃降逆止呕兼燥湿运脾,防气滞津壅
生姜和胃降逆止呕兼辛散祛邪,助柴胡透邪外出
人参益气扶正,一者助正祛邪,一者御邪内传
大枣益气扶正,一者助正祛邪,一者御邪内传
使炙甘草助参、枣扶正,调和诸药

小柴胡汤方剂信息

名称
小柴胡汤
拼音

Xiao Chai Hu Tang

分类

和解剂

组成
柴胡半斤 (24g) 黄芩三两 (9g) 人参三两 (9g) 甘草三两,炙 (9g) 半夏半升,洗 (9g) 生姜三两,切 (9g) 大枣十二枚,擘 (4枚)
用法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和解少阳。
主治
1. 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病机
本方主治邪入少阳证。少阳经脉循胸布胁,位于太阳、阳明表里之间。伤寒邪犯少阳,病在半表半里,邪正相争,正胜欲拒邪出于表,邪胜欲入里并于阴,故往来寒热。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其支者,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邪在少阳,疏机不利,郁而化热,胆火上扰,则胸胁苦满,心烦,口苦,咽干,目眩。胆热犯胃,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故默默不欲饮食而喜呕。若妇人经期,感受风邪,邪热内传,热与血结,血热瘀滞,疏泄失常,故经水不当断而断,寒热发作有时。治疗大法,邪在表者,当从汗解;邪入里者,则当吐下;今邪既不在表,又不在里,而在表里之间,则非汗、吐、下所宜,故唯宜和解之法。
释疑
1. 关于柴胡、黄芩的配伍:足少阳胆经循胸布胁,位于太阳、阳明表里之间。伤寒邪入少阳,病在半表半里,以枢机不利,胆热内扰为病机特点,治疗宜透邪清热,疏达气机。方中柴胡性味辛苦而微寒,入肝胆经,既能透达少阳半表之邪从外而解,又能疏畅少阳气机之郁滞;黄芩苦寒,亦入肝胆经,善清少阳半里之胆热。二药一侧重半表之邪,一侧重半里之热,并能调畅气机,伍用使邪气外透内清,故为和解少阳的基本结构。
运用
1. 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少阳病证的基础方,又是和解少阳法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苔白,脉弦为辨证要点。 2. 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疟疾、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急性胰腺炎、胸膜炎、中耳炎、产褥热、急性乳腺炎、睾丸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胃溃疡等属邪踞少阳,胆胃不和者。 3. 注意事项:因柴胡升散,芩、夏性燥,故对阴虚血少者禁用。
附方
柴胡枳桔汤《通俗伤寒论》柴胡一钱至钱半 (3~4.5g) 枳壳钱半 (4.5g) 姜半夏钱半 (4.5g) 鲜生姜一钱 (3g) 青子芩一钱至钱半 (3~4.5g) 桔梗一钱 (3g) 新会皮钱半 (4.5g) 雨前茶一钱 (3g) 水煎服。功用:和解透表,畅利胸膈。主治:邪踞少阳证偏于半表者。往来寒热,两头角痛,耳聋目眩,胸胁满痛,舌苔白滑,脉右弦滑,左弦而浮大。
方歌
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 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附注
人参 ( Panax ginseng ) 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 附录二中。该物种虽可进行贸易,但须受许可证制度管制。
出处
《伤寒论》

小柴胡汤方剂组成中草药

关于我们广告条款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