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汤

白虎汤方解图

白虎汤
石膏辛甘大寒,清热除烦君臣相须为用,既清胃热又养阴津
知母清泄胃热,滋阴润燥君臣相须为用,既清胃热又养阴津
粳米益胃生津,调和诸药,防止大寒伤中
使甘草益胃生津,调和诸药,防止大寒伤中

白虎汤方剂信息

名称
白虎汤
拼音

Bai Hu Tang

分类

清热剂

组成
石膏一斤,碎 (50g) 知母六两 (18g) 甘草二两,炙 (6g) 粳米六合 (9g)
用法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
清热生津。
主治
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
病机
本方原为治阳明经证的基础方。伤寒化热内传阳明之经,或温邪由卫及气,皆能出现本证。里热炽盛,故壮热不恶寒;胃热津伤,故见渴喜冷饮;里热蒸腾,逼津外泄则汗出;脉洪大有力为里热炽盛之象。气分热盛,惟以清热生津之法最宜。
运用
1. 辨证要点:本方为治气分热盛证的基础方。临床以壮热、汗多、烦渴、脉洪大为辨证要点。 2. 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急性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如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大叶性肺炎、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感冒、肠伤寒、急性细菌性痢疾、疟疾、麻疹、败血症等辨证属气分热盛者。 3. 注意事项:表证未解的无汗发热、口不渴者,脉见浮细或沉者,血虚发热而脉洪不胜重按者,真寒假热的阴盛格阳证等均不可误用。
附方
1. 白虎加人参汤《伤寒论》知母六两 (18g) 石膏一斤,碎,绵裹 (50g) 甘草二两,炙 (6g) 粳米六合 (9g) 人参三两 (10g) 上五味,以水一斗,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功用:清热、益气、生津。主治:气分热盛,气阴两伤证。汗、吐、下后,里热炽盛,而见四大症者;白虎汤证见有背微恶寒,或饮不解渴,或脉浮大而芤,以及暑热病见有身大热属气津两伤者。
方歌
白虎膏知粳米甘,清热生津止渴烦, 气分热盛四大证,益气生津人参添。
出处
《伤寒论》

白虎汤方剂组成中草药

关于我们广告条款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