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

麝香
名稱
麝香
拼音
Shexiang
英文名
Forest Musk|Abelmosk
拉丁名
Moschus
分類
動物類

麝香更多資訊

產地
主產西藏、四川、雲南等地。
性狀
毛殼麝香:為扁圓形或類橢圓形的囊狀體,直徑3~7cm,厚2~4cm。開口面的皮革質,棕褐色,略平,密生白色或灰棕色短毛,從兩側圍繞中心排列,中間有1小囊孔。另一面為棕褐色略帶紫的皮膜,微皺縮,偶顯肌肉纖維,略有彈性,剖開後可見中層皮膜呈棕褐色或灰褐色,半透明,內層皮膜呈棕色,內含顆粒狀、粉末狀的麝香仁和少量細毛及脫落的內層皮膜。 麝香仁:野生者質軟,油潤,疏鬆;其中顆粒狀者習稱“當門子”,呈不規則圓球形或顆粒狀,表面多呈紫黑色,油潤光亮,微有麻紋,斷面深棕色或黃棕色;粉末狀者多呈棕褐色或黃棕色,並有少量脫落的內層皮膜和細毛。飼養者呈顆粒狀、短條形或不規則的團塊;表面不平,紫黑色或深棕色,顯油性,微有光澤,並有少量毛和脫落的內層皮膜。氣香濃烈而特異,味微辣、微苦帶鹹。
品質
以飽滿、皮薄、有彈性、香氣濃者為佳。
性味
辛,溫。
功效
開竅醒神,活血通經,消腫止痛。用於熱病神昏,中風痰厥,氣鬱暴厥中惡昏迷,經閉,癓瘕,難產死胎,心腹暴痛,癰腫瘰鬁,咽喉腫痛,跌撲傷痛,痹痛麻木。
來源
鹿科動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馬麝Moschus sifanicus Przewalski或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 Linnaeus 成熟雄體香囊中的乾燥分泌物。野麝多在冬季至次春獵取,獵獲後,割取香囊,陰乾,習稱“毛殼麝香”;剖開香囊,除去囊殼,習稱“麝香仁”。家麝直接從其香囊中取出麝香仁,陰乾或用乾燥器密閉乾燥。

麝香組成的中藥方劑

蘇合香丸

蘇合香丸

功用:芳香開竅,行氣止痛。
主治:寒閉證。突然昏倒,牙關緊閉,不省人事,苔白,脈遲。亦治心腹卒痛,甚則昏厥屬於寒閉證者。
至寶丹

至寶丹

功用:化濁開竅,清熱解毒。
主治:痰熱內閉心包證。神昏譫語,身熱煩躁,痰盛氣粗,舌紅苔黃垢膩,脈滑數,以及中風、中暑、小兒驚厥屬於痰熱內閉者。
安宮牛黃丸

安宮牛黃丸

功用:清熱解毒,開竅醒神。
主治:邪熱內陷心包證。高熱煩躁,神昏譫語,舌謇肢厥,舌紅或絳,脈數有力。亦治中風昏迷,小兒驚厥,屬邪熱內閉者。
關於我們廣告條款隱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