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醫藥材
中醫方劑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繁體中文
首頁
中醫方劑
清胃散
清胃散
清胃散方解圖
切換至方解圖
切換至方解錶
君
黃連
清瀉胃火
臣
升麻
清熱解毒,升陽散火
臣
丹皮
涼血養陰,除血中伏火
臣
生地
涼血養陰,除血中伏火
佐
當歸
養血活血,以助消腫止痛
使
升麻
引藥入經
清胃散方劑資訊
名稱
清胃散
拼音
Qing Wei San
分類
清熱劑
組成
生地黃 當歸身各三分 (各6g) 牡丹皮半錢 (9g) 黃連六分,夏月倍之 (6g) 升麻一錢 (9g)
用法
上藥為細末,都作一服,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放冷服之 (現代用法:作湯劑,水煎服)。
功用
清胃涼血。
主治
胃火牙痛。牙痛牽引頭疼,其齒喜冷惡熱,口氣熱臭,或有面頰發熱、口乾舌燥,甚或牙宣出血,或牙齦紅腫潰爛,或唇舌腮頰腫痛,舌紅苔黃,脈滑數。
病機
本方證是由胃有積熱,火鬱血熱,循經上攻所致。足陽明胃經循鼻入上齒,分佈於耳前、前額並繞口唇;手陽明大腸經上頰貫頰絡下齒,胃火血熱,循經上攻,則見牙齒疼痛,唇舌腮頰腫痛,口氣熱臭,口乾舌燥,甚至牙齦潰爛。牙齒因熱而痛,得冷則痛減,遇熱則痛劇,因而喜冷惡熱;足陽明胃經循發際上額顱,故牙痛延及額顱面頰發熱,牙痛牽引頭痛。胃為多氣多血之腑,胃火熾盛,傷及血絡,故見牙宣出血;舌紅苔黃,脈滑而數為胃火熾盛之征。本方證病機特點是胃火血熱,循經上攻。
運用
1. 辨證要點:本方為治胃火血熱所致牙痛、牙宣諸症的常用方。臨床以牙痛牽引頭疼、其齒喜冷惡熱、口氣熱臭、舌紅苔黃、脈滑數為辨證要點。 2. 現代運用:本方常用於口腔炎、牙周炎、三叉神經痛、痤瘡等屬胃火血熱,循經上攻者。 3. 注意事項:牙痛屬風寒及腎虛火炎者不宜。
附方
瀉黃散《小兒藥證直訣》(又名瀉脾散) 藿香葉七錢 (21g) 山梔仁一錢 (3g) 石膏五錢 (15g) 甘草三兩 (90g) 防風四兩,去蘆,切,焙 (120g) 上藥銼,同蜜、酒微炒香,為細末。每服一至二錢 (3~6g),水一盞,煎至五分,溫服清汁,無時。功用:瀉脾胃伏火。主治:脾胃伏火證。口瘡口臭,煩渴易饑,口燥唇乾,舌紅脈數,以及脾熱弄舌等。
方歌
清胃散中當歸連,生地丹皮升麻全, 或加石膏瀉胃火,能消牙痛與牙宣。
出處
《脾胃論》
清胃散方劑組成中草藥
升麻
Shengma
功效:發表透疹,清熱解毒,升舉陽氣。用於風熱頭痛,齒痛,口瘡,咽喉腫痛,麻疹不透,陽毒發斑;脫肛,子宮脫垂。
牡丹皮
Mudanpi
功效:清熱涼血;活血散瘀。溫熱病熱入血分;發斑;吐衄;熱病後期熱伏陰分發熱;陰虛骨蒸潮熱;血滯經閉;痛經;癰腫瘡毒;跌撲傷痛;風濕熱痹。
黃連
Huanglian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於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外治濕疹,濕瘡,耳道流膿。
地黃
Dihuang
功效:鮮地黃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生地黃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熟地黃滋陰補血,益精填髓。可用于陰虛發熱,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秘等症。
當歸
Danggui
功效: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
關於我們
廣告條款
隱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