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翹散

銀翹散方解圖

銀翹散
銀花疏散風熱,清熱解毒,辟穢化濁
連翹疏散風熱,清熱解毒,辟穢化濁
薄荷疏散風熱,清利頭目,解毒利咽助君藥解表祛邪
牛蒡子疏散風熱,清利頭目,解毒利咽助君藥解表祛邪
荊芥穗解表散邪助君藥解表祛邪
豆豉解表散邪助君藥解表祛邪
蘆根清熱生津兼顧溫邪傷津之病變
竹葉清熱生津兼顧溫邪傷津之病變
桔梗開宣肺氣,止咳利咽宣肺止咳利咽的常用組合
佐使生甘草止咳利咽,並調藥性宣肺止咳利咽的常用組合

銀翹散方劑資訊

名稱
銀翹散
拼音

Yin Qiao San

分類

解表劑

組成
連翹一兩 (30g) 金銀花一兩 (30g) 桔梗六錢 (18g) 薄荷六錢 (18g) 竹葉四錢 (12g) 生甘草五錢 (15g) 荊芥穗四錢 (12g) 淡豆豉五錢 (15g) 牛蒡子六錢 (18g)
用法
煮散,每服18g,入鮮蘆根15g同煎,香氣大出,即取服,勿過煮;亦可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
辛涼透表,清熱解毒。
主治
溫病初起。發熱,微惡風寒,無汗或有汗不暢,頭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
病機
“溫邪上受,首先犯肺。”《外感溫熱篇》溫邪自口鼻而入,上犯於肺,肺衛相通,衛氣被鬱,開合失司,則發熱,微惡風寒,無汗或有汗不暢;肺氣失宣,則咳嗽;肺系不利,則咽痛。溫邪傷津,故口渴。舌尖紅、苔薄白或微黃,脈浮數,均為溫病初起之佐證。本方證之病機為溫病初起,邪鬱肺衛,以邪鬱衛表,邪熱較重為特點,治宜辛涼透表,清熱解毒。
運用
1. 辨證要點:《溫病條辨》稱本方為 “辛涼平劑”,是治療風溫初起之風熱表證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發熱,微惡寒,咽痛,口渴,脈浮數為辨證要點。 2. 現代運用:本方廣泛用於急性發熱性疾病的初起階段,如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體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麻疹、流行性腦膜炎、乙型腦炎、腮腺炎等辨證屬溫病初起,邪鬱肺衛者。皮膚病如濕疹、風疹、蕁麻疹、瘡癰癤腫,亦多用之。 3. 注意事項:凡外感風寒及濕熱病初起者禁用。因方中藥物多為芳香輕宣之品,不宜久煎。
方歌
銀翹散主上焦屙,竹葉荊牛豉薄荷, 甘桔蘆根涼解法,清疏風熱煮無過。
出處
《溫病條辨》

銀翹散方劑組成中草藥

關於我們廣告條款隱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