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中醫方劑四君子湯

四君子湯

四君子湯方解圖

四君子湯
人參大補元氣,健脾養胃合用以益氣助運
白朮健運脾胃合用以益氣助運
茯苓健脾滲濕苓、朮相配,為健脾祛濕的常用組合
使炙甘草補氣益脾,調和藥性

四君子湯方劑資訊

名稱
四君子湯
拼音

Si Jun Zi Tang

分類

補益劑

組成
人參去蘆 (9g) 白朮 (9g) 茯苓去皮 (9g) 炙甘草 (6g) 各等分
用法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 (15g),水一盞,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時候;入鹽少許,白湯點亦得 (現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益氣健脾。
主治
脾胃氣虛證。面色萎白,語聲低微,氣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脈虛弱。
病機
本方主治之虛乃脾胃氣虛,運化乏力。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氣虛,受納與健運乏力,則飲食減少;濕濁內生,故大便溏薄;脾主肌肉,脾胃氣虛,四肢肌肉無所稟受,故四肢乏力;氣血生化不足,血不足不榮於面,而見面色萎白;脾為肺之母,脾胃一虛,肺氣先絕,故見氣短,語聲低微;舌淡苔白,脈虛弱,皆為氣虛之象。治宜補益脾胃之氣,以復其運化受納之功。
運用
1. 辨證要點:本方為治療脾胃氣虛證的常用方,亦是補氣的基礎方,後世眾多補脾益氣方劑多從此方衍化而來。臨床應用以面白,食少,氣短,四肢乏力,舌淡苔白,脈虛弱為辨證要點。 2. 現代運用:本方適用於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屬脾氣虛者。
附方
1. 異功散《小兒藥證直訣》人參切,去頂 茯苓去皮 白朮 陳皮銼 甘草各等分 (各6g)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 (6g),水一盞,加生薑五片,大棗二個,同煎至七分,食前溫服,量多少與之。功用:益氣健脾,行氣化滯。主治:脾胃氣虛兼氣滯證。飲食減少,大便溏薄,胸脘痞悶不舒,或嘔吐泄瀉等。現多用於小兒消化不良屬脾虛氣滯者。
方歌
四君子湯中和義,參朮茯苓甘草比, 益以夏陳名六君,祛痰補益氣虛餌, 除卻半夏名異功,或加香砂氣滯使。
附注
人參 ( Panax ginseng ) 已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 附錄二中。該物種雖可進行貿易,但須受許可證制度管制。
出處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四君子湯方劑組成中草藥

關於我們廣告條款隱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