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湯

四逆湯方解圖

四逆湯
生附子大辛大熱,入心脾腎經,溫壯元陽,破散陰寒,回陽救逆則則能迅達內外以溫陽逐寒一溫先天以生後天,一溫後天以養先天,相須為用,相得益彰,溫裏回陽之力大增,是回陽救逆的常用組合
乾薑辛熱、入心脾肺經,溫中散寒,助陽通脈一溫先天以生後天,一溫後天以養先天,相須為用,相得益彰,溫裏回陽之力大增,是回陽救逆的常用組合
佐使炙甘草一則益氣補中,使全方溫補結合,以治虛寒之本;二則甘緩薑、附峻烈之性,使其破陰回陽而無暴散之虞;三則調和藥性,並使藥力作用持久

四逆湯方劑資訊

名稱
四逆湯
拼音

Si Ni Tang

分類

溫裏劑

組成
甘草二兩,炙 (6g) 乾薑一兩半 (6g)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15g)
用法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 (現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回陽救逆。
主治
心腎陽虛寒厥證。四肢厥逆,惡寒踡臥,神衰欲寐,面色蒼白,腹痛下利,嘔吐不渴,舌苔白滑,脈微細。
病機
本方治證乃心腎陽虛,陰寒內盛之候。陽氣不能溫煦周身四末,故四肢厥逆,惡寒踡臥;不能鼓動血行,故脈微細。《素問》生氣通天論曰:“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今心陽衰微,神失所養,則神衰欲寐。腎陽衰微,不能暖脾,升降失調,則腹痛吐利。此陽衰陰盛之證,非純陽大辛大熱之品,不足以破陰寒,回陽氣,救厥逆。
運用
1. 辨證要點:本方是回陽救逆的基礎方,臨床應用以四肢厥逆,神衰欲寐,面色蒼白,脈微細為辨證要點。 2. 現代運用:本方常用於心肌梗塞、心力衰竭、急性胃腸炎吐瀉過多、或某些急證大汗而見休克,屬陽衰陰盛者。 3. 注意事項:若服藥後出現嘔吐拒藥者,可將藥液置涼後服用。本方純用辛熱之品,中病手足溫和即止,不可久服。真熱假寒者忌用。
附方
1. 通脈四逆湯《傷寒論》甘草二兩,炙 (6g)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20g) 乾薑三兩,強人可四兩 (9~12g)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其脈即出者愈。功用:破陰回陽,通達內外。主治:少陰病,陰盛格陽證。下利清穀,裏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若 “吐已下斷,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絕者”,加豬膽汁半合 (5ml),名 “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分溫再服,其脈即來。無豬膽,以羊膽代之”。
方歌
四逆湯中附草薑,四肢厥逆急煎嘗, 脈微吐利陰寒盛,救逆回陽賴此方。
出處
《傷寒論》

四逆湯方劑組成中草藥

關於我們廣告條款隱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