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醫藥材
中醫方劑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繁體中文
首頁
中醫藥材
乾薑
乾薑
名稱
乾薑
拼音
Ganjiang
英文名
Dried Ginger
拉丁名
Zingiberis Rhizoma
分類
根及根莖類
乾薑更多資訊
產地
主產於四川、貴州等地。
性狀
根莖呈不規則塊狀,略扁,具指狀分枝,長3~7cm,厚1~2cm。表面灰棕色或淺黃棕色,粗糙,具縱皺紋及明顯的環節。分枝處常有鱗葉殘存,分枝頂端有莖痕或芽。質堅實,斷面黃白色或灰白色,粉性和顆粒性,有一明顯圓環 (內皮層),筋脈點 (維管束) 及黃色油點散在。氣香,特異,味辛辣。
品質
以質堅實、斷面色黃白、粉性足、氣味濃者為佳。
性味
味辛,性熱。
功效
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燥濕消痰,溫肺化飲。主治脘腹冷痛;嘔吐;泄瀉,亡陽厥逆;寒飲喘咳;寒濕痹痛。
來源
薑科植物薑Zingiber officinale (Willd.) Rosc.的乾燥根莖。
乾薑組成的中藥方劑
枳實消痞丸
功用:消痞除滿,健脾和胃。
主治:脾虛氣滯,寒熱互結證。心下痞滿,不欲飲食,倦怠乏力,大便不暢,苔膩微黃,脈弦。
查看詳情
消食劑
鱉甲煎丸
功用:行氣活血,祛濕化痰,軟堅消癥。
主治:瘧母、癥瘕。瘧疾日久不愈,脅下痞鞕 (或硬) 成塊,結成瘧母;以及癥瘕結於脅下,推之不移,腹中疼痛,肌肉消瘦,飲食減少,時有寒熱,女子月經閉止等。
查看詳情
理血劑
實脾散
功用:溫陽健脾,行氣利水。
主治:脾腎陽虛,水氣內停之陰水。身半以下腫甚,手足不溫,口中不渴,胸腹脹滿,大便溏薄,舌苔白膩,脈沉弦而遲者。
查看詳情
祛濕劑
葛花解酲湯
功用:分消酒濕,理氣健脾。
主治:酒積傷脾證。眩暈嘔吐,胸膈痞悶,食少體倦,小便不利,大便泄瀉,舌苔膩,脈滑。
查看詳情
消食劑
溫脾湯
功用:攻下冷積,溫補脾陽。
主治:陽虛寒積證。腹痛便秘,臍下絞結,繞臍不止,手足不溫,苔白不渴,脈沉弦而遲。
查看詳情
瀉下劑
陽和湯
功用:溫陽補血,散寒通滯。
主治:陰疽。如貼骨疽、脫疽、流注、痰核、鶴膝風等屬陰寒證者。症見患處漫腫無頭,皮色不變,酸痛無熱,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脈沉細或遲細。
查看詳情
溫裏劑
理中丸
功用:溫中祛寒,補氣健脾。
主治:1. 脾胃虛寒證。脘腹綿綿作痛,喜溫喜按,嘔吐,大便稀溏,脘痞食少,畏寒肢冷,口不渴,舌淡苔白潤,脈沉細或沉遲無力。
查看詳情
溫裏劑
烏梅丸
功用:安蛔止痛。
主治:蛔厥證。脘腹陣痛,煩悶嘔吐,時發時止,得食則吐,甚則吐蛔,手足厥冷,或久瀉久痢。
查看詳情
驅蟲劑
苓甘五味薑辛湯
功用:溫肺化飲。
主治:寒飲咳嗽。咳痰量多,清稀色白,或喜唾涎沫,胸滿不舒,舌苔白滑,脈弦滑。
查看詳情
祛痰劑
厚朴溫中湯
功用:行氣除滿,溫中燥濕。
主治:脾胃寒濕氣滯證。脘腹脹滿,或疼痛,不思飲食,四肢倦怠,舌苔白膩,脈沉弦。
查看詳情
理氣劑
回陽救急湯
功用:回陽固脫,益氣生脈。
主治:寒邪直中三陰,真陽衰微證。四肢厥冷,神衰欲寐,惡寒踡臥,吐瀉腹痛,口不渴,甚則身寒戰慄,或指甲口唇青紫,或吐涎沫,舌淡苔白,脈沉微,甚或無脈。
查看詳情
溫裏劑
生化湯
功用:養血袪瘀,溫經止痛。
主治:血虛寒凝,瘀血阻滯證。產後惡露不行,小腹冷痛。
查看詳情
理血劑
四逆湯
功用:回陽救逆。
主治:心腎陽虛寒厥證。四肢厥逆,惡寒踡臥,神衰欲寐,面色蒼白,腹痛下利,嘔吐不渴,舌苔白滑,脈微細。
查看詳情
溫裏劑
半夏瀉心湯
功用:寒熱平調,消痞散結。
主治:寒熱互結之痞證。心下痞,但滿而不痛,或嘔吐,腸鳴下利,舌苔膩而微黃。
查看詳情
和解劑
小青龍湯
功用:解表散寒,溫肺化飲。
主治:外寒裏飲證。惡寒,發熱,頭身疼痛,無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乾嘔,或痰飲喘咳,不得平臥,或身體疼重,頭面四肢浮腫,舌苔白滑,脈浮。
查看詳情
解表劑
關於我們
廣告條款
隱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