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脾湯

溫脾湯方解圖

溫脾湯
大黃瀉下通便,攻逐積滯溫裏攻積,各行其用,是溫下法的常用組合
附子溫壯脾陽,解散寒凝溫裏攻積,各行其用,是溫下法的常用組合
芒硝潤腸軟堅,助大黃瀉下攻積
乾薑溫中助陽,助附子溫陽祛寒
當歸養血潤腸通便
人參益氣健脾,合薑、附辛甘化陽,以溫補脾陽附子、乾薑、人參和甘草,是溫補脾陽的常用組合
佐使甘草益氣健脾,合薑、附辛甘化陽,以溫補脾陽附子、乾薑、人參和甘草,是溫補脾陽的常用組合

溫脾湯方劑資訊

名稱
溫脾湯
拼音

Wen Pi Tang

分類

瀉下劑

組成
大黃五兩 (15g) 當歸 乾薑各三兩 (各9g) 附子人參 芒硝 甘草各二兩 (各6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攻下冷積,溫補脾陽。
主治
陽虛寒積證。腹痛便秘,臍下絞結,繞臍不止,手足不溫,苔白不渴,脈沉弦而遲。
病機
本證病機為脾陽不足,寒積內阻。大便秘結,臍腹絞痛,為寒實冷積阻於腸中,腑氣不通;手足不溫,神疲乏力,為脾陽不足,失於溫養。苔白不渴,脈沉弦而遲,是陽虛寒積之佐證。治當攻下寒積,溫補脾陽。
運用
1. 辨證要點:本方為治療脾陽不足,寒積內停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腹痛,便秘,手足不溫,苔白,脈沉弦為辨證要點。 2. 現代運用: 常用於急性單純性腸梗阻或不全性梗阻,以及尿毒癥等屬中陽虛寒,寒積內停者。 3. 注意事項:熱結裏實及陰虛血少之便秘忌用。
方歌
溫脾附子大黃硝,當歸乾薑人參草, 攻下寒積溫脾陽,陽虛寒積腹痛療。
附注
人參 ( Panax ginseng ) 已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 附錄二中。該物種雖可進行貿易,但須受許可證制度管制。
出處
《備急千金要方》

溫脾湯方劑組成中草藥

關於我們廣告條款隱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