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歸丸

左歸丸方解圖

左歸丸
熟地黃滋腎填精,大補真陰峻補枯竭之真陰
山茱萸養肝滋腎,澀精斂汗助熟地填精益髓、滋補腎水
枸杞補腎益精,養肝明目助熟地填精益髓、滋補腎水
山藥補脾益陰,滋腎固精助熟地填精益髓、滋補腎水
龜版膠填補精髓,滋養陰血助熟地填精益髓、滋補腎水
鹿角膠溫腎壯陽,益精補血補陰藥中配伍補陽藥,“陽中求陰”
菟絲子補腎陽、益腎精益肝腎,強腰膝,健筋骨
川牛膝補肝腎、強筋骨益肝腎,強腰膝,健筋骨

左歸丸方劑資訊

名稱
左歸丸
拼音

Zuo Gui Wan

分類

補益劑

組成
大懷熟地八兩 (240g) 山藥炒,四兩 (120g) 枸杞四兩 (120g) 山茱萸四兩 (120g) 川牛膝酒洗蒸熟,三兩 (90g) 鹿角膠敲碎,炒珠,四兩 (120g) 龜版膠切碎,炒珠,四兩 (120g) 菟絲子制,四兩 (120g)
用法
上先將熟地蒸爛,杵膏,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食前用滾湯或淡鹽湯送下百餘丸 (9g) (現代用法: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
滋陰補腎,填精益髓。
主治
真陰不足證。頭暈目眩,腰痠腿軟,遺精滑泄,自汗盜汗,口燥舌乾,舌紅少苔,脈細。
病機
本方治證為真陰不足,精髓虧損所致。腎藏精,主骨生髓,腎陰虧損,精髓不充,封藏失職,故頭暈目眩,腰痠腿軟,遺精滑泄;陰虛則陽亢,迫津外泄,故自汗盜汗;陰虛則津不上承,故口燥舌乾,舌紅少苔;脈細為真陰不足之象。治宜壯水之主,培補真陰。
運用
1. 辨證要點:本方為治療真陰不足證的常用方。以頭目眩暈、腰痠腿軟,舌光少苔,脈細為辨證要點。 2. 現代運用:本方適用於老年性癡呆、更年期綜合征、老年骨質疏鬆症、閉經、月經量少等屬於腎陰不足、精髓虧虛者。 3. 注意事項:方中組成藥物以陰柔滋潤為主,久服常服,每易滯脾礙胃,故脾虛泄瀉者慎用。
附方
左歸飲《景嶽全書》熟地二三錢,或加之一二兩 (9~30g) 山藥 枸杞子各二錢 (各6g) 炙甘草一錢 (3g) 茯苓一錢半 (4.5g) 山茱萸一二錢 (3~6g),畏酸者少用之,以水二盅,煎至七分,食遠服。功用:補益腎陰。主治:真陰不足證。腰痠遺泄,盜汗,口燥咽乾,口渴欲飲,舌尖紅,脈細數。
方歌
左歸丸內山藥地,萸肉枸杞與牛膝, 菟絲龜鹿二膠合,壯水之主第一方。
出處
《景嶽全書》

左歸丸方劑組成中草藥

關於我們廣告條款隱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