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

山药
名稱
山藥
拼音
Shanyao
英文名
Common Yam Rhizome
拉丁名
Dioscoreae Rhizoma
分類
根及根莖類

山藥更多資訊

產地
主產于河南、山西、河北、陝西等地。
性狀
略呈圓柱形,彎曲而稍扁,長15~30cm,直徑1. 5~6cm。表面黃白色或淡黃色,有縱溝、縱皺紋及鬚根痕,偶有淺棕色外皮殘留。體重,質堅實,不易折斷,斷面白色,粉性。無臭,味淡、微酸,嚼之發粘。光山藥呈圓柱形,兩端平齊,長9~18cm,直徑1. 5~3cm。表面光滑,白色或黃白色
品質
以身長、條粗、質堅實、粉性足、色潔白者為佳。
性味
甘、平。
功效
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用於脾虛食少,久瀉不止,肺虛喘咳,腎虛遺精,帶下,尿頻,虛熱消渴。
來源
薯蕷科植物薯蕷Dioscorea opposita Thunb.的乾燥根莖。

山藥組成的中藥方劑

腎氣丸

腎氣丸

功用:補腎助陽。
主治:腎陽不足證。腰痛腳軟,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尤甚,陽痿早洩,舌淡而胖,脈虛弱,尺部沉細,以及痰飲,水腫,消渴,腳氣,轉胞等。
參苓白朮散

參苓白朮散

功用:益氣健脾,滲濕止瀉。
主治:脾虛濕盛證。飲食不化,胸脘痞悶,腸鳴泄瀉,四肢乏力,形體消瘦,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膩,脈虛緩。
健脾丸

健脾丸

功用:健脾和胃,消食止瀉。
主治:脾虛食積證。食少難消,脘腹痞悶,大便溏薄,苔膩微黃,脈象虛弱。
易黃湯

易黃湯

功用:固腎止帶,清熱祛濕。
主治:濕熱帶下。帶下稠粘量多,色黃如濃茶汁,其氣腥穢,舌紅,苔黃膩。
完帶湯

完帶湯

功用:補脾疏肝,化濕止帶。
主治:脾虛肝鬱,濕濁帶下。帶下色白,清稀如涕,面色白光白,倦怠便溏,舌淡苔白,脈緩或濡弱。
左歸丸

左歸丸

功用:滋陰補腎,填精益髓。
主治:真陰不足證。頭暈目眩,腰痠腿軟,遺精滑泄,自汗盜汗,口燥舌乾,舌紅少苔,脈細。
右歸丸

右歸丸

功用:溫補腎陽,填精益髓。
主治:腎陽不足,命門火衰證。年老或久病氣衰神疲,畏寒肢冷,腰膝軟弱,陽痿遺精,或陽衰無子,或飲食減少,大便不實,或小便自遺,舌淡苔白,脈沉而遲。
六味地黃丸

六味地黃丸

功用:滋補肝腎。
主治:肝腎陰虛證。腰膝痠軟,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盜汗,遺精,消渴,骨蒸潮熱,手足心熱,口燥咽乾,牙齒動搖,足跟作痛,小便淋瀝,以及小兒囟門不合,舌紅少苔,脈沉細數。
關於我們廣告條款隱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