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帶湯

完帶湯方解圖

完帶湯
白朮健脾除濕合白朮、山藥則補脾之力增,使脾氣健運,濕濁得消
山藥補脾固津合白朮、山藥則補脾之力增,使脾氣健運,濕濁得消
人參補中益氣合白朮、山藥則補脾之力增,使脾氣健運,濕濁得消
蒼朮燥濕運脾合白朮增祛濕化濁之功
白芍柔肝理脾,使肝木達而脾土自強
車前子利濕清熱,令濕濁從小便分利
陳皮行氣調中,既可行氣以化濕,又補而不滯
柴胡疏達肝氣柴胡配芥穗,柔肝疏鬱,調理肝之氣機,令氣行則津行
芥穗發散透表柴胡配芥穗,柔肝疏鬱,調理肝之氣機,令氣行則津行
使甘草調和藥性助熟地滋陰養血,調補肝腎

完帶湯方劑資訊

名稱
完帶湯
拼音

Wan Dai Tang

分類

補益劑

組成
白朮一兩 (30g) 土炒 山藥一兩 (30g) 炒 人參二錢 (6g) 白芍五錢 (15g) 酒炒 車前子三錢 (9g) 酒炒 蒼朮二錢 (9g) 制 甘草一錢 (3g) 陳皮五分 (2g) 黑芥穗五分 (2g) 柴胡六分 (2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補脾疏肝,化濕止帶。
主治
脾虛肝鬱,濕濁帶下。帶下色白,清稀如涕,面色白光白,倦怠便溏,舌淡苔白,脈緩或濡弱。
病機
本方為治療白帶的常用方劑,所主病證乃由脾虛肝鬱,帶脈失約,濕濁下注所致。脾虛生化之源不足,氣血不能上榮於面,故面色白光白;脾失健運,水濕內停,清氣不升,故見倦怠便溏;脾虛肝鬱,濕濁下注,帶脈不固,故見帶下色白量多,清稀如涕;舌淡白,脈濡弱為脾虛濕盛之象。治宜補脾益氣,疏肝解鬱,化濕止帶。
運用
1. 辨證要點:本方為治脾虛白帶之常用方。以帶下清稀色白、舌淡苔白、脈濡緩為辨證要點。 2. 現代運用:本方適用於陰道炎、宮頸糜爛、盆腔炎而屬脾虛肝鬱,濕濁下注者。 3. 注意事項:黃帶而屬肝鬱化熱,濕熱下注者,非本方所宜。
方歌
完帶湯中二朮陳,車前甘草和人參, 柴芍淮山黑芥穗,化濕止帶此方金。
附注
人參 ( Panax ginseng ) 已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 附錄二中。該物種雖可進行貿易,但須受許可證制度管制。
出處
《傅青主女科》

完帶湯方劑組成中草藥

關於我們廣告條款隱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