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

桔梗
名称
桔梗
拼音
Jiegeng
英文名
Balloonflower Root
拉丁名
Platycodonis Radix
分类
根及根茎类

桔梗更多信息

产地
主产华北、东北等地。
性状
根长圆形或长纺锤形,稍扭曲,下部偶有分支,长6~20cm,直径1~2cm。表面淡黄白色或淡黄棕色 (未去栓皮者),皱缩,有扭转的纵沟及横长的皮孔斑痕,上部有横纹;顶端芦头 (根茎) 长0.5~4cm,有半月形凹陷的茎痕,呈盘节状。质坚实,横断面淡黄色,角质样,形成层环棕色,皮部有稀少放射状裂隙,木部较紧密。气微,味微甜后苦。饮片性状:桔梗为不规则圆形厚片,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有一浅棕色环,周边呈淡黄白色,有皱纹。无臭,味微甜后苦。蜜桔梗,形如桔梗生片,表面淡黄色至淡棕黄色,滋润,微具蜜糖香气。味甜而后苦。
品质
以条肥大、体坚实、色白者为佳。
性味
苦、辛,平。
功效
宣肺、祛痰、利咽、排脓、利五脏、补气血、补五劳、养气。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小便癃闭。
注解
“金井玉栏”:指药材的断面,中心木部呈淡黄色 (金井),皮部为白色 (玉栏),合称金井玉栏。“芦头”:指药材顶端带有的盘结状短根茎。“芦碗”:指芦头上的数个圆形或半圆形凹窝状的已枯萎茎痕,形状如小碗。
来源
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 (Jacq.) A. DC.的干燥根。

桔梗组成的中药方剂

藿香正气散

藿香正气散

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恶寒发热,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舌苔白腻,以及山岚瘴疟等。
银翘散

银翘散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普济消毒饮

普济消毒饮

功用:清热解毒,散风消肿。
主治:大头瘟。头面红肿焮痛,目不能开,咽喉疼痛,恶寒发热,舌燥口渴,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败毒散

败毒散

功用: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
参苏饮

参苏饮

功用: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主治: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咳嗽痰白,胸脘满闷,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舌苔白,脉弱。
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

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脾虚湿盛证。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柴葛解肌汤

柴葛解肌汤

功用:解肌清热。
主治: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恶寒渐轻,身热增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咽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
桑菊饮

桑菊饮

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温初起,表热轻证。但咳,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
贝母瓜蒌散

贝母瓜蒌散

功用:润肺清热,理气化痰。
主治:燥痰咳嗽。咳嗽呛急,咯痰不爽,涩而难出,咽喉干燥,苔白而干。
杏苏散

杏苏散

功用:轻宣凉燥,理肺化痰。
主治:外感凉燥证。恶寒无汗,头微痛,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脉弦。
血府逐瘀汤

血府逐瘀汤

功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证。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即呛,干呕,或内热瞀闷,或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质黯红,或舌有瘀斑、或瘀点,脉涩或弦紧。
百合固金汤

百合固金汤

功用:滋养肺肾,止咳化痰。
主治:肺肾阴亏,虚火上炎证。咳嗽气喘,痰中带血,咽喉燥痛,头晕目眩,午后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加减葳蕤汤

加减葳蕤汤

功用:滋阴解表。
主治:阴虚外感风热证。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心烦,口渴,咽干,舌红,脉数。
止嗽散

止嗽散

功用: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主治:风邪犯肺证。咳嗽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天王补心丹

天王补心丹

功用:滋阴清热,养血安神。
主治:阴虚血少,神志不安证。心悸怔仲,虚烦失眠,神疲健忘,或梦遗,手足心热,口舌生疮,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九仙散

九仙散

功用:敛肺止咳、益气养阴。
主治:久咳肺虚证。久咳不已,肺气虚弱,咳甚则气喘自汗,痰少而粘,脉虚数。
关于我们广告条款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