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方剂血府逐瘀汤

血府逐瘀汤

血府逐瘀汤方解图

血府逐瘀汤
桃仁破血行滞而润燥活血化瘀常用药对
红花活血祛瘀以止痛活血化瘀常用药对
赤芍助君药活血祛瘀活血与引血下行的常用配伍
川芎助君药活血祛瘀活血与引血下行的常用配伍
牛膝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引血下行活血与引血下行的常用配伍
生地养血益阴,清热活血活血与行气相配伍
祛瘀与养血同应用
升达清阳与降泄浊气兼顾
当归养血益阴,清热活血活血与行气相配伍
祛瘀与养血同应用
升达清阳与降泄浊气兼顾
桔梗一升一降,宽胸行气,桔梗并能载药上行活血与行气相配伍
祛瘀与养血同应用
升达清阳与降泄浊气兼顾
枳壳一升一降,宽胸行气,桔梗并能载药上行活血与行气相配伍
祛瘀与养血同应用
升达清阳与降泄浊气兼顾
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与桔梗、枳壳同用,尤善理气行滞,使气行则血行活血与行气相配伍
祛瘀与养血同应用
升达清阳与降泄浊气兼顾
使甘草调和诸药

血府逐瘀汤方剂信息

名称
血府逐瘀汤
拼音

Xue Fu Zhu Yu Tang

分类

理血剂

组成
桃仁四钱 (12g) 红花三钱 (9g) 当归三钱 (9g) 生地黄三钱 (9g) 川芎一钱半 (4.5g) 赤芍二钱 (6g) 牛膝三钱 (9g) 桔梗一钱半 (4.5g) 柴胡一钱 (3g) 枳壳二钱 (6g) 甘草二钱 (6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主治
胸中血瘀证。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即呛,干呕,或内热瞀闷,或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质黯红,或舌有瘀斑、或瘀点,脉涩或弦紧。
病机
本方主治诸证皆为瘀血内阻胸部,气机郁滞所致。即 “胸中血府血瘀” 之证。胸中为气之所宗,血之所聚,肝经循行之分野。血瘀胸中,气机阻滞,清阳郁遏不升,则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且有定处;胸中血瘀,影响及胃,胃气上逆,故呃逆干呕,甚则水入即呛;瘀久化热,则内热瞀闷,入暮潮热;瘀热扰心,则心悸怔忡,失眠多梦;郁滞日久,肝失条达,故急躁易怒;至于唇、目、舌、脉所见,皆为瘀血征象。治宜活血化瘀,兼以行气止痛。
运用
1. 辨证要点:本方广泛用于因胸中瘀血而引起的多种病证。临床应用以胸痛、头痛,痛有定处,舌暗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为辨证要点。 2. 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胸部挫伤及肋软骨炎之胸痛,以及脑血栓形成、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神经官能症,脑震荡后遗症之头痛、头晕等属瘀阻气滞者。 3. 注意事项:方中药物多为活血祛瘀,行气通络之品,故孕妇及体弱者忌用。
附方
1. 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赤芍 川芎各一钱 (各3g) 桃仁研泥 红花各三钱 (各9g) 老葱切碎3根 鲜姜三钱切碎 (9g) 红枣去核7个 麝香绢包五厘 (0.16g) 黄酒半斤 (250g) 将前七味煎一盅,去滓,将麝香入酒内再煎二沸,临卧服。功用:活血通窍。主治:瘀阻头面的头痛昏晕,或耳聋、脱发、面色青紫,或酒渣鼻,或白癜风,以及妇女干血痨、小儿疳积见肌肉消瘦,腹大青筋、潮热等。
方歌
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甘草壳赤芍, 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劳。
出处
《医林改错》

血府逐瘀汤方剂组成中草药

关于我们广告条款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