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毒散

败毒散方解图

败毒散
羌活善祛上部风寒湿邪既助君药解表逐邪,又行气活血加强宣痹止痛之力
独活善祛下部风寒湿邪既助君药解表逐邪,又行气活血加强宣痹止痛之力
川芎行气活血,祛风一升一降,是宣降肺气、宽胸利膈的常用组合
柴胡解肌透邪,行气一升一降,是宣降肺气、宽胸利膈的常用组合
桔梗宣肺利膈,升提上行之力尤佳
枳壳理气宽中,降泄下行之力尤着
前胡降气化痰
茯苓健脾渗湿
佐使生姜发散风寒襄助解表之力
佐使薄荷辛散透邪襄助解表之力
佐使甘草调和药性,兼以益气和中

败毒散方剂信息

名称
败毒散
拼音

Bai Du San

分类

解表剂

组成
柴胡 前胡 川芎 枳壳 羌活 独活 茯苓 桔梗 人参 甘草 各三十两 (900g)
用法
煮散剂,每服6g,加生姜、薄荷各1g同煎,不拘时服,寒多则热服,热多则温服;亦作汤剂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
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
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
病机
本方所治证候系正气素虚,又感风寒湿邪。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是风寒湿邪,袭于肌表,客于经络之征。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闷,为风寒犯肺,肺系不利,肺气不宣,津聚为痰,痰阻气滞之候。舌苔白腻,脉浮按之无力,正是虚人外感风寒兼湿之佐证。治当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释疑
1. 关于人参的配伍:素体气虚而外感,若只祛邪而不扶正,不仅无力鼓邪外出,即使表邪暂解,亦恐正气不足而邪气复入;另外,正气虚弱之人感受外邪,若单纯以解表药汗之,药虽外行,而中气不足,轻则汗半出不出,外邪仍不能解;重则外邪反乘元气之虚而入里,以致发热无休,病情缠绵难愈。故于祛风散寒药中佐少量的人参益气以扶其正,一则扶助正气以驱邪外出,并寓防邪入里之义,二则散中有补,不致耗伤真元。
运用
1. 辨证要点:本方是一首益气解表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憎寒壮热,肢体酸痛,无汗,脉浮按之无力为辨证要点。 2. 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痢疾、过敏性皮炎、湿疹等属外感风寒湿邪兼气虚者。 3. 注意事项:方中药物多为辛温香燥之品,外感风热及阴虚外感者,均忌用。若时疫、湿温、湿热蕴结肠中而成之痢疾,切不可用。
附方
1. 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羌活 柴胡 前胡 独活 枳壳 茯苓 荆芥 防风 桔梗 川芎各一钱五分 (4.5g) 甘草五分 (1.5g) 用水一盅半,煎至八分,温服。功用:发汗解表,消疮止痛。主治:疮肿初起。红肿疼痛,恶寒发热,无汗不渴,舌苔薄白,脉浮数。
方歌
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 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附注
人参 ( Panax ginseng ) 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 附录二中。该物种虽可进行贸易,但须受许可证制度管制。
出处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败毒散方剂组成中草药

关于我们广告条款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