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

槟榔
名称
槟榔
拼音
Binglang
英文名
Betelnutpalm Seed
拉丁名
Arecae Semen
分类
果实及种子类

槟榔更多信息

产地
主产海南、云南、广东、福建等地。
性状
干燥种子呈圆锥形或扁圆球形,高1.5~3cm,基部直径2~3cm,表面淡黄棕色或黄棕色,粗糙,有颜色较浅的网形凹纹,并偶有银色斑片状的内果皮附着。基部中央有圆形凹陷的珠孔,其旁有淡色的疤痕状的种脐。质坚实,纵剖面可见外缘的棕色种皮向内褶入,与乳白色的胚乳交错,形成大理石样花纹。基部珠孔内侧有小形的胚,常呈棕色,干枯皱缩不显。气无,味涩而微苦
品质
以果大体重、坚实、不破裂者为佳。
性味
苦、辛,温。
功效
驱虫;消积;下气;行水;截疟。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脚气;水肿;疟疾。
注解
“槟榔纹”:指药材表面或断面呈深浅色相间的花纹,如槟榔断面的纹理,也称为“大理石花纹”。
来源
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 L.的干燥成熟种子。

槟榔组成的中药方剂

实脾散

实脾散

功用: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主治:脾肾阳虚,水气内停之阴水。身半以下肿甚,手足不温,口中不渴,胸腹胀满,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沉弦而迟者。
达原饮

达原饮

功用:开达膜原,辟秽化浊。
主治:瘟疫或疟疾,邪伏膜原证。憎寒壮热,或一日三次,或一日一次,发无定时,胸闷呕恶,头痛烦躁,脉弦数,舌边深红,舌苔垢腻,或苔白厚如积粉。
芍药汤

芍药汤

功用:清肠燥湿,调气和血。
主治:湿热痢疾。痢下赤白相兼,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弦数。
天台乌药散

天台乌药散

功用: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主治:肝经寒凝气滞之小肠疝气。少腹引控睾丸而痛,偏坠肿胀,或少腹疼痛,舌淡苔白,脉沉迟或弦。亦治妇女痛经,瘕聚等属寒凝气滞者。
关于我们广告条款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