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方剂清暑益气汤

清暑益气汤

清暑益气汤方解图

清暑益气汤
西瓜翠衣益气生津,养阴清热解暑
西洋参益气生津,养阴清热解暑
荷梗清热解暑
石斛养阴生津
麦冬养阴生津
黄连清热除烦
竹叶清热除烦
知母泻火滋阴
使甘草益气和中
使粳米益气和中

清暑益气汤方剂信息

名称
清暑益气汤
拼音

Qing Shu Yi Qi Tang

分类

祛暑剂

组成
西洋参 (5g) 石斛 (15g) 麦冬 (9g) 黄连 (3g) 竹叶 (6g) 荷梗 (15g) 知母 (6g) 甘草 (3g) 粳米 (15g) 西瓜翠衣 (30g) (原书未着用量)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主治
暑热气津两伤证。身热汗多,口渴心烦,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
病机
本方为治暑热气津两伤之常用方,病因为暑热内侵,耗气伤津所致。暑为阳邪而通于心,暑热伤人则身热;暑热扰心则心烦;暑性升散,使腠理开泄,故见汗多;热伤津液,故口渴、尿少而黄;暑易耗气,故见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王士雄云:“暑伤气阴,以清暑热而益元气,无不应手取效。”《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病篇,故立法组方当清热祛暑与益气生津并举。
运用
1. 辨证要点:本方用于夏月伤暑,气阴两伤之证。临床以体倦少气、口渴汗多、脉虚数为辨证要点。 2. 现代运用:本方可用于夏月伤暑、小儿及老人夏季热、支气管哮喘夏季发作、肺炎及多种急性传染病恢复期等辨证属中暑受热、气津两伤者。 3. 注意事项:本方因有滋腻之品,故暑病夹湿者不宜使用本方。
附方
清暑益气汤《脾胃论》黄芪汗少,减五分 苍术泔浸,去皮 以上各一钱五分 (4.5g) 升麻一钱 (3g) 人参去芦 泽泻 炒曲 橘皮 白术以上各五分 (各2g) 麦门冬去心 当归身 炙甘草以上各三分 (各2g) 青皮去白,二分半 (1.5g) 黄柏酒洗,去皮,二分或三分 (2g) 葛根二分 (1.5g) 五味子九枚 (2g) 水煎服。功用:清暑益气,除湿健脾。主治:平素气虚,又受暑湿。身热头痛,口渴自汗,四肢困倦,不思饮食,胸满身重,大便溏薄,小便短赤,苔腻,脉虚者。
方歌
王氏清暑益气汤,善治中暑气津伤, 洋参冬斛荷瓜翠,连竹知母甘粳襄。
附注
1. 金钗石斛 ( Dendrobium nobile ) 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 附录二中。该物种虽可进行贸易,但须受许可证制度管制。 2. 铁皮石斛 ( Dendrobium officinale ) 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被列为极危物种。另外,它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 附录二中。该物种虽可进行贸易,但须受许可证制度管制。 3. 马鞭石斛 ( Dendrobium fimbriatum ) 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 附录二中。该物种虽可进行贸易,但须受许可证制度管制。 4. 西洋参 ( Panax quinquefolius ) 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 附录二中。该物种虽可进行贸易,但须受许可证制度管制。
出处
《温热经纬》

清暑益气汤方剂组成中草药

关于我们广告条款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