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中醫方劑鎮肝熄風湯

鎮肝熄風湯

鎮肝熄風湯方解圖

鎮肝熄風湯
懷牛膝引血下行,並補益肝腎降氣引血下行的常用組合
代赭石鎮肝降逆降氣引血下行的常用組合
龍骨平肝潛陽,合代赭石鎮肝熄風滋陰以涵陽,平肝以熄風
滋陰潛陽的常用組合
牡蠣平肝潛陽,合代赭石鎮肝熄風滋陰以涵陽,平肝以熄風
滋陰潛陽的常用組合
龜板滋腎養肝,育陰潛陽滋陰以涵陽,平肝以熄風
滋陰潛陽的常用組合
白芍滋腎養肝,育陰潛陽滋陰以涵陽,平肝以熄風
滋陰潛陽的常用組合
玄參滋陰清熱,肅肺以平肝合龜板、白芍壯水涵木,滋陰柔肝
天冬滋陰清熱,肅肺以平肝合龜板、白芍壯水涵木,滋陰柔肝
茵陳清泄肝熱,疏肝理氣鎮疏結合,不使肝氣抑鬱
川楝子清泄肝熱,疏肝理氣鎮疏結合,不使肝氣抑鬱
生麥芽清泄肝熱,疏肝理氣鎮疏結合,不使肝氣抑鬱
使甘草調和諸藥,合麥芽能和胃調中,以防金石、貝殼類藥物礙胃

鎮肝熄風湯方劑資訊

名稱
鎮肝熄風湯
拼音

Zhen Gan Xi Feng Tang

分類

治風劑

組成
懷牛膝一兩 (30g) 生赭石一兩 (30g) 生龍骨五錢 (15g) 生牡蠣五錢 (15g) 生龜板五錢 (15g) 生杭芍五錢 (15g) 玄參五錢 (15g) 天冬五錢 (15g) 川楝子二錢 (6g) 生麥芽二錢 (6g) 茵陳二錢 (6g) 甘草一錢半 (4.5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鎮肝熄風,滋陰潛陽。
主治
類中風。頭目眩暈,目脹耳鳴,腦部熱痛,面色如醉,心中煩熱;或時常噫氣;或肢體漸覺不利,口眼漸形歪斜;甚或眩暈顛仆,昏不知人,移時始醒,或醒後不能復元,脈弦長有力。
病機
本方所治之類中風,是由肝腎陰虛,肝陽偏亢,肝風內動,氣血逆亂,並走於上所致。肝腎陰虛,肝陽偏亢,陽亢化風,風陽上擾,故見頭目眩暈,目脹耳鳴;血隨風陽上逆,氣血並走於上,則腦部熱痛,面紅如醉;甚或氣血逆亂,發為中風,輕者中經絡,見肢體漸覺不利,口眼漸形歪斜;重者中臟腑,猝然眩暈顛仆,不知人事。脈弦長有力,為肝陽有餘之征。本證以肝腎陰虛為本,肝陽上亢,氣血逆亂為標,但以標實為主。治以鎮肝熄風,引血下行為主,佐以滋養肝腎之法。
釋疑
肝陽上亢,風陽上擾之證,為何配伍疏肝理氣之品?
運用
1. 辨證要點:本方是治療類中風之常用方。臨床應用,無論是中風之前,還是中風之時,抑或中風之後,皆可運用。以頭目眩暈,腦部熱痛,面色如醉,脈弦長有力為辨證要點。 2. 現代運用:本方常用於高血壓、腦血栓形成、腦出血、血管神經性頭痛等屬於肝腎陰虛,肝陽上亢者。 3. 注意事項:氣虛血瘀之中風,不宜用。
附方
建瓴湯《醫學衷中參西錄》生淮山藥 一兩 (30g) 懷牛膝 一兩 (30g) 生赭石 八錢 (24g),軋細 生龍骨 六錢 (18g),搗細 生牡蠣 六錢 (18g),搗細 生懷地黃 六錢 (18g) 生杭芍四錢 (12g) 柏子仁 四錢 (12g) 磨取鐵銹濃水,以之煎藥。功用:鎮肝熄風,滋陰安神。主治:肝腎陰虛,肝陽上亢證。頭目眩暈,耳鳴目脹,健忘,煩躁不寧,失眠多夢,脈弦硬而長。
方歌
鎮肝熄風芍天冬,玄參龜板赭茵從, 龍牡麥芽膝草楝,肝陽上亢能奏功。
附注
烏龜 ( Chinemys reevesii / Mauremys reevesii ) 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被列為瀕危物種。另外,它已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 附錄三中。該物種受區域性貿易管制,貿易時須有准許證或來源地證明書。
出處
《醫學衷中參西錄》

鎮肝熄風湯方劑組成中草藥

關於我們廣告條款隱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