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中醫方劑九味羌活湯

九味羌活湯

九味羌活湯方解圖

九味羌活湯
羌活散表寒,祛風濕,利關節,止痹痛相伍則祛風散寒除濕之功著
防風祛風兼勝濕止痛相伍則祛風散寒除濕之功著
蒼朮燥濕兼祛風散寒;主入太陰經相伍則祛風散寒除濕之功著
細辛祛風散寒,功擅止痛;主入少陰經與君、臣藥合用消除病因,兼調氣血
白芷祛風散寒兼燥濕;主入陽明經與君、臣藥合用消除病因,兼調氣血
川芎祛風散寒,擅行氣活血以宣痹;主入少陽、厥陰經與君、臣藥合用消除病因,兼調氣血
生地清泄裏熱,並防諸辛溫燥烈之品助熱傷津兼顧裏熱之患
黃芩清泄裏熱,並防諸辛溫燥烈之品助熱傷津兼顧裏熱之患
使甘草調和諸藥

九味羌活湯方劑資訊

名稱
九味羌活湯
拼音

Jiu Wei Qiang Huo Tang

分類

解表劑

組成
羌活一兩半 (9g) 防風一兩半 (9g) 蒼朮一兩半 (9g) 細辛五分 (3g) 川芎一兩 (6g) 香白芷一兩 (6g) 生地黃一兩 (6g) 黃芩一兩 (6g) 甘草一兩 (6g)
用法
水煎,溫服。若急汗,熱服,以羹粥投之;若緩汗,溫服之,而不用湯投之。
功用
發汗祛濕,兼清裏熱。
主治
外感風寒濕邪,內有蘊熱證。惡寒發熱,無汗,頭痛項強,肢體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黃,脈浮或浮緊。
病機
本方證由外感風寒濕邪,兼內有蘊熱所致。風寒濕邪侵犯肌表,鬱遏衛陽,閉塞腠理,阻滯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故惡寒發熱,肌表無汗,頭痛項強,肢體酸楚疼痛。裏有蘊熱,故口苦微渴。苔白或微黃、脈浮,是表證兼裏熱之佐證。治當發散風寒濕邪為主,兼清裏熱為輔。
釋疑
1. 關於 “分經論治”:宋金元之前,表證皆從仲景太陽論治。然外感風寒濕邪,太陽雖首當其衝,但六經皆可累及。方中羌活主入太陽;蒼朮主入太陰;細辛主入少陰;川芎主入厥陰;白芷主入陽明;黃芩主入少陽,合用則既兼治內外,又分屬六經。於此,原書強調 “以上九味,雖為一方,然亦不可執”。具體運用時,"當視經絡前後左右之不同,從其多少、大小、輕重之不一,增損用之”,方能 “其效如神”。現代應用,若頭痛以後頭痛牽連項部為特點,重用羌活;以前額部為甚,重用白芷;頭頂痛或兩側頭痛明顯,重用川芎;頭痛牽引牙痛者,每重用細辛。
運用
1. 辨證要點:本方是主治外感風寒濕邪而兼有內熱證的常用方,亦是體現 “分經論治” 思想的代表方。臨床應用以惡寒發熱,頭痛無汗,肢體酸楚疼痛,口苦微渴為辨證要點。 2. 現代運用:本方常用於感冒、急性肌炎、風濕性關節炎、偏頭痛、腰肌勞損等屬外感風寒濕邪,兼有裏熱者。 3. 注意事項:本方雖有生地、黃芩之寒,但總屬辛溫燥烈之劑,故風熱表證及陰虛內熱者不宜使用。
附方
大羌活湯《此事難知》卷上,羌活 獨活 防風 細辛 防已 黃芩 黃連 蒼朮 炙甘草 白朮各三錢 (9g) 知母 川芎 地黃各一兩 (30g) 每服半兩 (15g),水二盞,煎至一盞半,去渣,得清藥一大盞,熱飲之;不解,再服三、四盞解之亦可,病癒則止。功用:發散風寒,祛濕清熱。主治:外感風寒濕邪兼有裏熱證。頭痛身重,發熱惡寒,口乾煩滿而渴,舌苔白膩,脈浮數。
方歌
九味羌活用防風,細辛蒼芷與川芎, 黃芩生地同甘草,分經論治宜變通。
出處
《張元素方》錄自《此事難知》

九味羌活湯方劑組成中草藥

關於我們廣告條款隱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