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方剂蒿芩清胆汤

蒿芩清胆汤

蒿芩清胆汤方解图

蒿芩清胆汤
青蒿清透邪热,兼化湿清少阳湿热
黄芩清泄胆热,兼燥湿清少阳湿热
竹茹清胆胃之热,化痰止呕
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
枳实下气宽中,除痰消痞兼治少阳枢机不利,并寓气畅津行而湿去
陈皮理气化痰,宽胸畅膈兼治少阳枢机不利,并寓气畅津行而湿去
赤茯苓清热利湿,导邪从小便而去
碧玉散清热利湿,导邪从小便而去
使甘草(在碧玉散中)调和药性

蒿芩清胆汤方剂信息

名称
蒿芩清胆汤
拼音

Hao Qin Qing Dan Tang

分类

和解剂

组成
青蒿脑钱半至二钱 (4.5~6g) 淡竹茹三钱 (9g) 仙半夏钱半 (4.5g) 赤茯苓三钱 (9g) 青子芩钱半至三钱 (4.5g~9g) 生枳壳钱半 (4.5g) 陈广皮钱半 (4.5g) 碧玉散 (滑石、甘草、青黛) 包,三钱 (9g)
用法
原方未着用法 (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主治
少阳湿热证。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粘,甚则干呕呃逆,胸胁胀疼,小便黄少,舌红苔白腻,间现杂色,脉数而右滑左弦者。
病机
本方为治少阳胆热偏重,兼有湿热痰浊内阻之证。湿遏热郁,阻于少阳胆与三焦。三焦之气机不畅,胆中之相火乃炽,以致少阳枢机不利。胆经郁热偏重,故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胸胁胀痛。胆热犯胃,液郁为痰,胃气上逆,故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粘,甚则干呕呃逆。湿阻三焦,水道不畅,以致小便短少,其色黄赤。治宜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运用
1. 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少阳湿热证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寒热如疟,寒轻热重,胸胁胀疼,吐酸苦水,舌红苔腻,脉弦滑数为辨证要点。 2. 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肠伤寒、急性胆囊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肾盂肾炎、疟疾、盆腔炎、钩端螺旋体病属少阳胆与三焦湿遏热郁者。
方歌
蒿芩清胆枳竹茹,陈夏茯苓碧玉入, 热重寒轻痰湿重,胸痞呕恶总能除。
出处
《重订通俗伤寒论》

蒿芩清胆汤方剂组成中草药

关于我们广告条款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