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方剂炙甘草汤

炙甘草汤

炙甘草汤方解图

炙甘草汤
炙甘草通经脉,利血气甘缓以舒经脉,利心气传导
人参大补元气资气血生化之源
大枣补益心脾资气血生化之源
生地黄滋阴养血补其阴血之损
阿胶滋补营血补其阴血之损
麦冬养阴生津补其阴血之损
麻仁滋阴润燥补其阴血之损
生姜温散调卫,通调卫外之气
桂枝振奋心阳,畅外内荣之血
使清酒温通血脉,以行药力

炙甘草汤方剂信息

名称
炙甘草汤
拼音

Zhi Gan Cao Tang

分类

补益剂

组成
甘草四两,炙 (12g) 生姜三两,切 (9g) 桂枝三两,去皮 (9g) 人参二两 (6g) 生地黄一斤 (50g) 阿胶二两 (6g) 麦门冬半升,去心 (10g) 麻仁半升 (10g) 大枣三十枚,擘 (10枚)
用法
上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 (现代用法:水煎服,阿胶烊化,冲服)。
功用
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主治
1. 阴血阳气虚弱,心脉失养证。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瘦小者。
病机
本方是《伤寒论》治疗心动悸、脉结代的名方。共治证是由伤寒汗、吐、下或失血后,或杂病阴血不足、阳气不振所致。阴血不足,血脉无以充盈,加之阳气不振,无力鼓动血脉,脉气不相接续,故脉结代;阴血不足,心神失养,或心阳虚弱,不能温养心脉,故心动悸。治宜滋心阴,养心血,益心气,温心阳,以复脉定悸。
运用
1. 辨证要点:本方为阴阳气血并补之剂。以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色淡少苔为辨证要点。 2. 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功能性心律不齐、期外收缩,有较好疗效。对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而有心悸、气短、脉结代,属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者,均可加减应用,并可用气阴两伤之虚劳干咳等。 3. 注意事项:虚劳肺痿属气阴两伤者,使用本方,是用其益气滋阴而补肺,但对阴伤肺燥较甚者,方中姜、桂、酒减少用量或不用,因为温药毕竟有耗伤阴液之弊,故应慎重使用。
附方
加减复脉汤《温病条辨》炙甘草六钱 (18g) 干地黄六钱 (18g) 生白芍六钱 (18g) 麦冬不去心,五钱 (15g) 阿胶三钱 (9g) 麻仁三钱 (9g) 上以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功用:滋阴养血,生津润燥。主治:温热病后期,邪热久羁,阴液亏虚证。身热面赤,口干舌燥,脉虚大,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者。
方歌
四逆汤中附草姜,四肢厥逆急煎尝, 脉微吐利阴寒盛,救逆回阳赖此方。
附注
人参 ( Panax ginseng ) 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 附录二中。该物种虽可进行贸易,但须受许可证制度管制。
出处
《伤寒论》

炙甘草汤方剂组成中草药

关于我们广告条款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