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

肉桂
名稱
肉桂
拼音
Rougui
英文名
Cassia Bark
拉丁名
Cinnamomi Cortex
分類
皮類

肉桂更多資訊

產地
主產廣東、廣西、福建、海南等地。
性狀
企邊桂:呈長片狀槽狀形,左右兩邊向內捲曲,卷邊呈半筒形,槽的中心略凸起,外皮下凹,長43cm左右,寬4~6cm,外皮棕灰白色或棕褐色,兩端各有5mm削去栓皮的斜面呈棕色。全體有不規則的橫生皮孔和多數微突起的小瘤點。偶有略突起的橫紋及灰綠色花紋 (苔蘚類植物著生後留下的痕跡,俗稱彩皮) 。內表面暗紅棕色或棕色,光潔,用指甲刮劃時可見深棕色油紋。氣芳香濃烈,味甜辣。 板桂:呈板片狀,兩邊稍向內彎曲,長43cm,寬13~15cm,厚0.6cm,外皮粗糙,灰褐色;內皮暗紫色,斷面油層棕褐色,外層棕紅色,一般油少渣多,香氣及甜辣味較淡。 油桂:呈半邊竹筒狀槽形,兩端略呈斜面,長43cm,外表呈灰棕色或棕褐色,常有灰綠色花斑 (彩皮),內表皮暗棕色,質硬而脆,斷面內層油層集中分明,稍有光澤,黑色或棕褐色,外層紫紅色,氣味濃烈,味甜辛。 桂通:呈雙圓筒形或圓筒形,長35cm,厚0.1~0.3cm,外表灰棕色,有細皺紋及小裂,皮孔橢圓形,偶有凸起橫紋及灰色花紋。內表皮暗棕色。質硬而脆,斷面紫紅色或棕紅色,氣香,味甜辣。又名“桂皮”、“桂爾通”。 桂心:形態與桂通相同,只是外表的栓皮層已被刮除乾淨,內外皮均呈棕黃色。 桂碎:大小不規則片塊狀或短捲筒狀,外皮灰棕色,斷面和內皮呈棕色或棕褐色,氣香,味甜辣。
品質
以完整不碎、皮厚體重、外表面具細皺紋,油性大、香氣濃者為佳。
性味
辛、甘,大熱。
功效
補火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經。暖脾胃,除積冷,通血脈。治命門火衰,肢冷脈微,亡陽虛脫,腹痛泄瀉,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經閉症瘕,陰疽,流注,及虛陽浮越,上熱下寒。
來源
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乾燥樹皮。

肉桂組成的中藥方劑

蘇子降氣湯

蘇子降氣湯

功用:降氣祛痰,平喘止咳。
主治:上實下虛喘咳證。痰涎壅盛,胸膈滿悶,咳喘短氣,呼多吸少,或腰疼腳弱、肢體倦怠,或肢體浮腫,舌苔白滑或白膩,脈弦滑。
獨活寄生湯

獨活寄生湯

功用:祛風濕,止痹痛,益肝腎,補氣血。
主治:痹證日久,肝腎兩虛,氣血不足證。腰膝疼痛、痿軟,肢節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溫,心悸氣短,舌淡苔白,脈細弱。
暖肝煎

暖肝煎

功用:溫補肝腎,行氣止痛。
主治:肝腎不足,寒滯肝脈證。睾丸冷痛,或小腹疼痛,畏寒喜暖,舌淡苔白,脈沉遲。
陽和湯

陽和湯

功用:溫陽補血,散寒通滯。
主治:陰疽。如貼骨疽、脫疽、流注、痰核、鶴膝風等屬陰寒證者。症見患處漫腫無頭,皮色不變,酸痛無熱,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脈沉細或遲細。
真人養臟湯

真人養臟湯

功用:澀腸固脫,溫補脾腎。
主治:久瀉久痢,脾腎虛寒證。大便滑脫不禁,瀉痢無度,腹痛喜按、喜溫,倦怠食少,不思飲食,舌質淡苔白,脈沉遲或遲細。
桂苓甘露飲

桂苓甘露飲

功用:清暑解熱,化氣利濕。
主治:暑濕證。發熱頭痛,煩渴引飲,小便不利,及霍亂吐下。
芍藥湯

芍藥湯

功用:清腸燥濕,調氣和血。
主治:濕熱痢疾。痢下赤白相兼,腹痛,裏急後重,肛門灼熱,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弦數。
地黃飲子

地黃飲子

功用:滋腎陰,補腎陽,開竅化痰。
主治:下元虛衰,痰濁上泛之喑痱證。舌強不能言,足廢不能用,口乾不欲飲,足冷面赤,脈沉細弱。
回陽救急湯

回陽救急湯

功用:回陽固脫,益氣生脈。
主治:寒邪直中三陰,真陽衰微證。四肢厥冷,神衰欲寐,惡寒踡臥,吐瀉腹痛,口不渴,甚則身寒戰慄,或指甲口唇青紫,或吐涎沫,舌淡苔白,脈沉微,甚或無脈。
右歸丸

右歸丸

功用:溫補腎陽,填精益髓。
主治:腎陽不足,命門火衰證。年老或久病氣衰神疲,畏寒肢冷,腰膝軟弱,陽痿遺精,或陽衰無子,或飲食減少,大便不實,或小便自遺,舌淡苔白,脈沉而遲。
關於我們廣告條款隱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