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中醫方劑地黃飲子

地黃飲子

地黃飲子方解圖

地黃飲子
熟地黃滋腎填精,大補真陰滋補腎陰,以斂浮陽
山茱萸養肝滋腎,澀精斂汗滋補腎陰,以斂浮陽
肉蓯蓉補腎益精溫壯腎陽,以治虧損
巴戟天補腎壯陽溫壯腎陽,以治虧損
附子補火助陽以助溫養下元,攝納浮陽,引火歸源
肉桂溫通陽氣以助溫養下元,攝納浮陽,引火歸源
石斛滋陰生津滋養肺腎,金水相生,壯水以濟火
麥冬養陰潤肺滋養肺腎,金水相生,壯水以濟火
五味子益氣滋腎滋養肺腎,金水相生,壯水以濟火
石菖蒲開竅醒神開竅化痰,交通心腎的常用組合
遠志安神益智,祛痰開竅開竅化痰,交通心腎的常用組合
茯苓滲濕利水,寧心安神開竅化痰,交通心腎的常用組合
生薑溫胃和中和中調藥,功兼佐使
大棗補氣健脾和中調藥,功兼佐使

地黃飲子方劑資訊

名稱
地黃飲子
拼音

Di Huang Yin Zi

分類

補益劑

組成
熟乾地黃焙 (12g) 巴戟天去心 山茱萸炒 石斛去根 肉蓯蓉酒浸,切焙 附子炮裂,去皮臍 五味子炒 官桂去粗皮 白茯苓去黑皮 麥門冬去心,焙 菖蒲 遠志去心,各半兩 (各15g)
用法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 (9~15g),水一盞,加生薑三片,大棗二枚,擘破,同煎七分,去滓,食前溫服。
功用
滋腎陰,補腎陽,開竅化痰。
主治
下元虛衰,痰濁上泛之喑痱證。舌強不能言,足廢不能用,口乾不欲飲,足冷面赤,脈沉細弱。
病機
“喑痱”是由於下元虛衰,陰陽兩虧,虛陽上浮,痰濁隨之上泛,堵塞竅道所致。“喑”是指舌強不能言語,“痱”是指足廢不能行走。腎藏精主骨,下元虛衰,包括腎之陰陽兩虛,致使筋骨失養,故見筋骨痿軟無力,甚致足廢不能用;足少陰腎脈挾舌本,腎虛則精氣不能上承,痰濁隨虛陽上泛堵塞竅道,故舌強而不能言;陰虛內熱,故口乾不欲飲,虛陽上浮,故面赤;腎陽虧虛,不能溫煦於下,故足冷;脈沉細數是陰陽兩虛之象。此類病證常見年老及重病之後,治宜補養下元為主,攝納浮陽,佐以開竅化痰,宣通心氣。
運用
1. 辨證要點:本方為治療腎虛喑痱的常用方。以舌喑不語,足廢不用,脈沉細弱為辨證要點。 2. 現代運用:本方常用於治療晚期高血壓病、腦動脈硬化、中風後遺症、脊髓炎等慢性疾病過程中出現陰陽兩虛者。 3. 注意事項:方中陰陽並補,溫而不燥,是其特長:然畢竟偏於溫補,故對氣火上升、肝陽偏亢而陽熱之象明顯者,不宜應用。
方歌
地黃飲子山茱斛,麥味菖蒲遠志茯, 蓯蓉桂附巴戟天,少入薄荷薑棗服。
出處
《聖濟總錄》

地黃飲子方劑組成中草藥

關於我們廣告條款隱私政策